[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烟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007.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华;贾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01D50/00;B01D53/32;B01D53/44;A61L9/16;B03C3/017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板 等离子单元 艾灸烟雾 本实用新型 艾灸装置 处理装置 主控板 风机 电路板 正极 等离子模块 后处理单元 负极 工作电压 室内设施 顺序设置 相对设置 烟雾处理 油烟过滤 有效解决 直接排放 出气管 电连接 进气管 无异味 烟雾 室内 呼吸 排放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烟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在箱体内依次顺序设置的油烟过滤单元、等离子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以及设于箱体上的主控板;等离子单元包括1~6个发射板层和与各发射板层电连接并为其提供工作电压的等离子模块;发射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负极发射板和正极发射板;主控板为对等离子单元和风机的工作实施控制的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将前端的艾灸装置排放的艾烟雾进行比较彻底的处理,艾灸烟雾经其处理后可在室内直接排放,不污染室内设施且无异味不影响人们呼吸,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艾灸装置产生的艾烟雾处理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烟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灸疗主要由人工实施。近年来,艾灸装置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艾灸装置在市场上应运而生,然而,当前各式各样的艾灸装置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艾灸材料(艾叶、艾饼或艾棒)在燃烧时会形成大量刺激性强、油性大的艾烟雾,使用一次,则室内数天有异味,长期使用连墙壁都会被染色。艾灸烟雾油烟、异味特别浓重,且油烟、异味大部分是以小于PM2.5的形式存在,因此通过普通的过滤方式难以根除,传统的静电吸附方式既有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痼疾,又具有静电危害,不宜用于人身活动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与艾灸装置配套的艾灸烟雾处理装置已见研究,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53644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用冷凝法分离艾烟中的气体和水、油的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518018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艾烟处理车。目前所见的艾灸烟雾处理装置虽然在艾烟雾处理上能够取得一定效果,然而目前市场上尚无能将艾烟雾及其异味处理后直排室内不影响人们呼吸的处理设备,因而,继续研制效果更好的艾灸烟雾处理装置,解决艾灸烟雾处理难题,对艾灸疗进入百姓家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艾灸烟雾处理装置,其在使用时,能够将前端的艾灸装置排放的艾烟雾进行比较彻底的处理,艾灸烟雾经其处理后可在室内直接排放,不污染室内设施且无异味不影响人们呼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烟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在箱体内依次顺序设置的油烟过滤单元、等离子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以及设于箱体上的主控板;
上述的等离子单元包括1~6个发射板层和与各发射板层电连接并为其提供工作电压的等离子模块;上述的发射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负极发射板和正极发射板;
上述的主控板为对等离子单元和风机的工作实施控制的电路板。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负极发射板为带孔的不锈钢板体件;负极发射板上设有与板体成一体的放电针;上述的正极发射板为带孔的不锈钢板体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负极发射板和正极发射板的表面喷涂有钛酸钡。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正极发射板在其相对于负极发射板的端面上设有导电泡沫或导电泡沫铝板。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油烟过滤单元包括顺序设置的滤油棉层和中效滤油棉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油烟过滤单元包括的滤油棉层设有3层;中效滤油棉层设有1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后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活性炭层、氧化铝过滤层和第二活性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