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000.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5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杨丽琼;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阀穿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蒸汽锅炉运转时,会产生大量污物,根据船级社的规范要求,船舶蒸汽锅炉产生的污物需直接排至船舷外,排污阀需直接连接在船舷的舷侧外板上,通常不得在排污阀与舷侧外板之间安装管路。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型船舶在船舷两侧一般都设置有液体边舱,为保证液体边舱的安全性,排污阀难以直接安装在舷侧外板上,造成了排污阀设计及安装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污阀难以直接安装在舷侧外板上的技术问题,可将排污阀安装在舷侧外板及船外板上,降低了排污阀的设计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包括:边舱壁板、船外板、排污阀、排污管、第一腹板及第二腹板;
所述边舱壁板与所述船外板相对设置;
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边舱壁板与所述船外板之间,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边舱壁板连接,另一端与穿过所述船外板与外部连通;
所述排污阀的出口端穿过所述边舱壁板与所述排污管连通;
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船外板及所述排污管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腹板与所述边舱壁板及所述排污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腹板为设置有中心孔的圆台形状;
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的中心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腹板为设置有中心孔的圆台形状;
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腹板的中心孔经所述船外板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座板;
所述排污阀通过所述连接座板与所述边舱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板为圆环结构;
所述排污阀的出口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板及所述边舱壁板与所述排污管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环;
所述排污管伸出所述船外板外部的部分通过所述护环与所述船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在舷侧外板与船外板之间设置排污管,排污管的两侧通过第一腹板及第二腹板进行紧固,增加了排污管的可靠性,同时能避免对舷侧外板与船外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将排污阀安装在舷侧外板及船外板上,降低了排污阀的设计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污阀难以直接安装在舷侧外板上的技术问题,可将排污阀安装在舷侧外板及船外板上,降低了排污阀的设计安装难度。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包括:边舱壁板1、船外板2、排污阀3、排污管6、第一腹板8及第二腹板5。边舱壁板1与船外板2相对设置;排污管6设置在边舱壁板1与船外板2之间,排污管6的一端与边舱壁板1连接,另一端与穿过船外板2与外部连通;排污阀3的出口端穿过边舱壁板1与排污管6连通;第一腹板8与船外板2及排污管6固定连接;第二腹板5与边舱壁板1及排污管6固定连接。
接上述方案,第一腹板8为设置有中心孔的圆台形状;排污管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腹板的中心孔内。
接上述方案,第二腹板5为设置有中心孔的圆台形状;排污管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腹板5的中心孔经船外板2与外部连通。
接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穿舱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板4;排污阀3通过连接座板4与边舱壁板1固定连接。
接上述方案,连接座板4为圆环结构;排污阀3的出口端依次穿过连接座板4及边舱壁板1与排污管6连通。
接上述任一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3穿舱装置还包括:护环7;排污管6伸出船外板2外部的部分通过护环7与船外板2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排污阀3穿舱装置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轻型耐火舱室壁板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火的船舶驾驶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