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3986.2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伟 |
主分类号: | B03C3/36 | 分类号: | B03C3/36;B03C3/40;B03C3/41;B03C3/47;B03C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洪***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会产生含尘气体,含尘气体要经过除尘设施除去大量粉尘达标后,向大气排放。
静电除尘器作为精除尘设施因阻力小、除尘效率高、耐温而得到广泛应用。
静电除尘器造价高,处理含有高比电阻粉尘(>1010~1013′Ω.cm)的气体时,除尘效率降低,除尘器震打清灰产生二次扬尘问题,这些限制了静电除尘器的应用范围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静电除尘器的改进方向有静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复合,这些改进都能提高除尘效率。其缺点是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材质为玻璃纤维、氟美斯等,基本是以布为特征的布袋,不耐高温和水,阻力较大,在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同时,限制了电除尘器的使用范围。
现有技术中,将电除尘器与金属制网状过滤器结合起来,通过电除尘和过滤除尘的复合作用,解决了处理含有高比电阻粉尘(>1010~1013′Ω.cm)的气体时,除尘效率大幅降低、除尘器后部集尘极震打清灰产生的二次扬尘问题,阻力增加不多,除尘效率提高,同时保持了耐温的优点。但该金属制网状过滤器是固定的,其清灰成为难点,不能很好解决清灰问题,将增大除尘器阻力,降低设备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除尘器清灰产生的二次扬尘及除尘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和灰斗;含尘气体的通过所述气体进口进入所述本体内流动,并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排出;
阳极和阴极,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位于所述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之间,高压供电装置控制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形成电场;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阳极为一个倾斜设置的板形,所述阳极向含尘气体流动方向倾斜或向含尘气体流动方向的反方向倾斜;
每个所述阳极的下方设置所述阴极的放电尖端,每个放电尖端位于每个所述阳极的正投影的范围之内。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放电尖端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每个高度上的所述阳极沿含尘气体的流动方向排列成行,每个高度上的所述阴极的放电尖端沿含尘气体的流动方向排列成行。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所述阳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含尘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
所述阳极沿含尘气体的流动方向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所述灰斗内设置有多条阻流板,每个所述阻流板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所述灰斗的第一端设置有金属网或格栅,所述金属网或格栅逆含尘气体的流动方向越过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阻流板。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还包括放气装置,包括:
连通管,连通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所述灰斗的侧壁和所述气体出口;
阀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上;
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灰斗的一端的开口上。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清灰装置,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位于所述灰斗外侧;
联轴器;
第一传动轴,一部分位于所述灰斗内部,另一部分伸出所述灰斗的外部;
多个搅拌体和第一刷子,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刷子紧靠阻流板设置。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清灰装置,包括:
第二传动装置,位于所述灰斗及所述连通管的外侧;
第二传动轴,一部分位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并穿过所述滤网,另一部分伸出所述连通管;
第二刷子,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端部并紧靠所述过滤网。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除尘装置中,阳极的形状包括直板形、曲面板形或者由直板和曲面板组成的不规则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将荷电粉尘的分离和捕集分到两个空间完成,杜绝二次扬尘,大幅提高除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小于10mg/m3,实现低浓度排放。另外该除尘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正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伟,未经黄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3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储服务器上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塑胶金属混合集尘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