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心脏冠脉介入手术的微波导航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3784.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乙明;董亮;杨龙;吴昕颖;喻卓;苏彦;倪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亮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信号发射部 导航定位系统 功率检测模块 信号接收部 辅助心脏 冠脉介入 贴片 天线 微波 放大器 带通滤波器 数据采集器 信号源模块 功率变化 功率信号 介入导丝 强弱判断 市场推广 同轴电缆 装置结构 人皮肤 外表处 检测 贴合 开路 损伤 辐射 计算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心脏冠脉介入手术的微波导航定位系统,其包括信号发射部、1个以上的信号接收部、计算机;其中信号发射部包括信号源模块、前端开路的同轴电缆;信号接收部包括贴片式微带天线、带通滤波器、放大器、功率检测模块、数据采集器;本实用新型装置将将本实用新型信号发射部导入人体,将贴片式微带天线贴合于与检测部位相对应于的人皮肤外表处,通过功率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到功率变化情况,进而根据功率信号的强弱判断介入导丝的位置,达到减轻手术患者和介入操作人员辐射损伤的目的,且本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心脏冠脉介入手术的微波导航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通过介入技术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技术。该技术以放射学作为基础,通过导向穿刺针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在传统的心脏冠脉介入手术中,医生通过自身经验与 X 光机的二维图像引导进行手术。通过医生的操作将导管导丝送入人体血管系统。该过程中医生凭借医学成像技术和自身的手术经验,将导管沿着体内血管一步步送入病灶部位,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医生通过自身经验与 X 光机的二维图像引导进行手术。引导过程中二维图像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人体中介入导管的位置,所以手术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水平。
在介入手术中,由于患者手术复杂性和疾病情况,也有医生的因素,如工作经验、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对于介入手术经验尚浅的医生,在手术中发生介入导管戳破血管导致动脉夹层的案例常有发生。并且介入操作需要在 X 线辐射下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均暴露于X射线下,由此可能会造成医生和患者受照辐射剂量较大。
根据某些波段微波信号可以穿过人体这一物理事实,在术前通过X射线借助计算机辅助测量,可以准确将手术中的关键位置进行确定,通过该确定位置在体表皮肤上进行微波接收定位,在引导导丝前端安装可辐射部分,在体内发射位置微波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心脏冠脉介入手术的微波导航定位系统,主要适用于心脏冠脉介入手术中辅助医师实施介入手术,协助医师定位导管在体内相对位置,主要解决心脏冠脉介入手术中确定动脉对血管关键位置精确定位,同时减少对X光机的依赖,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辐射影响等问题。
该系统通过对微波功率大小的变化检验,判断手术中的介入器械所处的位置,较之于目前的X光机照射检测介入器械的方案,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辅助医师在介入手术中对介入设备的精确定位,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辐射暴露,达到减轻术中辐射损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波功率检测的心脏冠脉介入手术穿刺定位系统:包括信号发射部、1个以上的信号接收部、计算机;其中信号发射部包括信号源模块、前端开路的同轴电缆,前端开路的同轴电缆的输入端与信号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同轴电缆的前端开路处产生向空间辐射的信号;信号接收部包括贴片式微带天线、带通滤波器、放大器、功率检测模块、数据采集器,贴片式微带天线与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经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无线电干扰信号;带通滤波器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由放大器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至功率检测模块可以识别的范围;放大器输出端与功率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功率检测模块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由功率检测模块将功率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输出至数据采集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贴片式微带天线接收前端开路的同轴电缆发出的信号。
所述前端开路的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一端裸露的铜线和裸露的屏蔽层形成能向空间辐射信号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亮,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3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 下一篇:放置手术器械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