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3362.0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焕;陈星孔;陈正鑫;陈正孟;许志强;陈恢界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州市恒业水产有限公司;雷州市隆鑫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71/00 | 分类号: | A01K7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大型 池塘 快速 捕捞 渔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
背景技术
渔业养殖领域中的捕捞工作历来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传统的捕捞技术如渔网捕鱼已沿袭千年,即是将渔网撒向捕鱼区域,再慢慢将渔网拖近收拢,由于网具沉重,抛撒费劲,如遇大面积的水域,更是费时费力,而且这种捕鱼方法的渔网易受水下地形和障碍的影响,在拖动渔网时,渔网易出现破洞或被障碍物勾住而无法收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渔网捕鱼费时费力和易受水下地形和障碍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包括收网挂环、网坠、收网拉绳、放气孔、充气泵开关和渔网,所述收网挂环安装在漂浮气囊的上方,所述网坠通过网坠穿绳串联在一起,且网坠穿绳从网坠内部通孔穿过,所述收网拉绳安装在收网挂环的内部,且收网拉绳与网坠穿绳相连接,所述放气孔安装在充气泵的上端,所述充气泵开关安装在充气泵上,且气泵开关位于充气泵的前端,所述充气泵位于漂浮气囊的右侧,且充气泵通过漂浮气囊充气软管与漂浮气囊充气口相连接,所述渔网与网坠穿绳相连接,且渔网在网坠穿绳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收网挂环以漂浮气囊充气口为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网坠材质为表面镀锌材质,且网坠内部开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充气泵开关为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渔网的网目大小为 48x48 mm,且渔网位于漂浮气囊的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设有收网挂环,方便捕鱼者对渔网的收集,网坠安装在网坠穿绳上,网坠并通过网坠穿绳串联在一起,防止网坠分散丢失,在漂浮气囊没有充气的状态下,网坠自身的重力可使渔网迅速的沉入池塘的水底,用充气泵给漂浮气囊冲入空气,待漂浮气囊内部充满空气时,渔网就会因空气自身产生的浮力,快速地漂浮上升到水面上,渔网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会将处于渔网上方的鱼类围绕在漂浮气囊所围成矩形区域内,进而完成对大型池塘的捕鱼工作,用此种渔网捕鱼,受环境影响的因数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捕鱼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网挂环,2、网坠,3、网坠穿绳,4、漂浮气囊,5、收网拉绳,6、放气孔,7、充气泵开关,8、充气泵,9、漂浮气囊充气软管,10、漂浮气囊充气口,11、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型池塘快速捕捞渔网,包括收网挂环1、网坠2、收网拉绳5、放气孔6、充气泵开关7和渔网11,收网挂环1安装在漂浮气囊4的上方,收网挂环1以漂浮气囊充气口10为轴对称结构,收网挂环1起到渔网的收集作用,漂浮气囊充气口10起到为漂浮气囊4的充气作用,网坠2通过网坠穿绳3串联在一起,且网坠穿绳3从网坠2内部通孔穿过,网坠2材质为表面镀锌材质,且网坠2内部开有通孔,网坠2起到将渔网11沉入水底的作用,网坠穿绳3起到将网坠2串联的作用,收网拉绳5安装在收网挂环1的内部,且收网拉绳5与网坠穿绳3相连接,收网拉绳5起到收渔网11的作用,放气孔6安装在充气泵8的上端,充气泵开关7安装在充气泵8上,且气泵开关7位于充气泵8的前端,充气泵开关7为旋转结构,充气泵8起到为漂浮气囊4提供充气的作用,气泵开关7起到开启充气泵8的作用,充气泵8位于漂浮气囊4的右侧,且充气泵8通过漂浮气囊充气软管9与漂浮气囊充气口10相连接,漂浮气囊充气软管9起到将充气泵8充入的空气传入漂浮气囊4内,渔网11与网坠穿绳3相连接,且渔网11在网坠穿绳3的下端,渔网11起到捕鱼的作用,渔网11的网目大小为 48x48 mm,且渔网11位于漂浮气囊4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州市恒业水产有限公司;雷州市隆鑫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雷州市恒业水产有限公司;雷州市隆鑫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3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蚕专用便携电动喷粉机
- 下一篇:一种中华鲟仔鱼捕捉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