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高效能烤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2831.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斌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加热腔 下加热器 风扇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风扇设置 贯通连接 高效能 大身 食物翻滚装置 外部低温空气 多功能效果 传导加热 锅体外壁 恒温加热 烹饪需求 受热均匀 外部空气 温差缩小 热源 米饭 上盖 烧烤 无孔 加热 蛋糕 容纳 体内 外部 流动 | ||
多功能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上盖、加热器、锅体、风扇,所述加热器至少为一个下加热器,其特征是大身用于容纳锅体、下加热器,所述下加热器给食物底部提供传导加热的热源;所述风扇用于给加热腔内恒温或给加热腔内相对降温加热,所述风扇设置在锅体或加热腔的外部;或者,所述风扇设置在锅体与加热腔之间;所述风扇一端与外部空气贯通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腔内贯通连接,风扇将外部低温空气沿下加热器底部流动,沿锅体底部上升到锅体的侧部,将锅体底部和侧部的温差缩小,使锅体外壁受热均匀;本实用新型在锅体内使用食物翻滚装置满足烧烤类食物的烹饪需求,本实用新型锅体选着无孔时可以恒温加热米饭、蛋糕食物,到达多功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高效能烤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炒锅一般包括可提供加热上盖和加热大身。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烘烤功能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状况,有些厂商作了些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2341751 U于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特别是一种家用小型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包括铰接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内设有内置锅胆的烹饪腔,翻转装置设置在锅胆内,其锅盖对应锅胆顶部设置有上辅助发热组件,其产生热流和热辐射对食物顶部和侧部加热;锅体对应锅胆的底部设置有下主发热组件,其对食物底部传导加热;锅盖或者锅体内设置有环绕锅胆内循环的加热风道。锅体与锅盖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锅盖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件的防护罩,防护罩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加热风道环绕在锅盖顶部,或者环绕在锅体烹饪腔的外部。
市面上的电饭煲产品多为底部加热,由于底部到侧部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传热效果不佳,有的产品的内胆设置成古型内胆来增加内胆的受热面积,但制造成本贵不能广泛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加热风道,使锅胆内产生对流,对食物立体加热,食物的受热面积得到最大化,受热更均匀,彻底解决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
其缺点是功率大,机体外壳温度高,需要高温材料价钱贵,机体外观配件老化快,清洗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所以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烹饪效果好、易装拆、易清洁、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高效能烤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多功能高效能烤锅,主体包括大身、上盖、加热器、锅体、风扇,所述加热器至少为一个下加热器,其特征是大身用于容纳锅体、下加热器,所述下加热器给食物底部提供传导加热的热源;
所述锅体外壁与加热器上表面、隔热层内侧组合成一个加热腔;
所述风扇用于给加热腔内恒温或给加热腔内相对降温加热,所述风扇设置在锅体或加热腔的外部;或者,所述风扇设置在锅体与加热腔之间;
所述风扇一端与外部空气贯通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腔内贯通连接,风扇将外部低温空气沿下加热器底部流动,沿锅体底部上升到锅体的侧部,将锅体底部和侧部的温差缩小,使锅体外壁受热均匀;至少一部分气流与加热腔内部高温空气混合后给加热腔内恒温或给加热腔内相对降温加热;
或者,风扇设置在大身内,风扇的进气口和出气孔与加热腔贯通连接,风扇搅拌气流沿锅体外部有序流动或无序流动,将锅体底部和侧部的温差缩小,使锅体外壁受热均匀;
所述风扇鼓气至少将一部分气流沿出气口或主体上的缝隙排出;
一个锅体用于容纳食物和给食物底部传导加热;
一个温控器或温控探头用于限制加热腔内的加热温度。
所述风扇鼓气沿锅体下部上升到锅体的上部形成一个由下至上的风帘;风帘围挠锅体外侧部上升, 风帘为管状或条状或弧形上升。
所述风扇加速加热器的高温扩散到加热腔内;所述风扇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斌,未经周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2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