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状结构的导电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1408.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吕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康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状 结构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状结构的导电布,用于与圆柱体结构的电子件进行连接。
背景技术.
导电布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其能够起到防辐射和内部高导电的作用,其结构通常是在聚酯纤维的基础上增加金属材质,再对金属材质进行处理,以满足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导电布,其导电效果不佳,尤其在与柱状结构的电子件连接时,容易出现脱落,或者需要用胶液进行粘结,其不足之处在于,工人在安装时效率较低,而且绝缘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状结构的导电布。
一种带状结构的导电布,包括由金属丝和织物编织而成的纤维层,在所述纤维层的上表层粘结有胶层,下表层粘结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面具有粘结层,所述胶层的顶面粘结有金属层,金属层上粘结有防护层;所述粘结层的底面粘合有离型纸,所述纤维层的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一体连接有连接带,在所述连接带上设有粘扣;所述胶层的中部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插接有绝缘棒,所述绝缘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设有连接带,在该连接带上也设有粘扣。
进一步地,在所述金属层与所述胶层之间设有网纱,所述网纱由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填料,固定在通孔与绝缘棒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其提供的导电布结构连接稳定可靠,而且通过利用纤维层的连接带、绝缘棒上的连接带,采用粘结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快捷,而且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导电布(不含连接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带与纤维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带与绝缘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纤维层;2、胶层;3、阻燃层;4、粘结层;5、网纱;6、金属层;7、绝缘棒;8、通孔;9、连接带;10、粘扣;11、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一种带状结构的导电布,请参照图1至图3,包括由金属丝和织物编织而成的纤维层1,下表层粘结有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的底面具有粘结层4,所述阻燃层3采用阻燃金属材料,其目的在于,在导电布与电子件接触后,防止电子件出现自燃或者燃爆后,能够通过阻燃层进行控制,能够起到保护导电布安全;同时也能够保护周围的环境,所述导电布通过粘结层可以与电子件的表面相粘结。
在所述纤维层的上表层粘结有胶层2,所述胶层2采用亚克力胶液和导电颗粒物混制而成,具有导电和粘结功能,所述胶层2的顶面粘结有金属层6,金属层6上粘结有防护层11,所述防护层11用于防护金属层6的表面;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在所述粘结层的底面粘合离型纸,以保证粘结层的粘度。
为了能够使导电布与电子件配合,本实施例在所述纤维层的左右端部分别设有一体连接有连接带,在所述连接带9上设有粘扣,当导电布粘结在电子件的外围时,通过利用连接带的粘扣10,能够使首尾相连接,起到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还在胶层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8,在所述通孔内插接有绝缘棒,并且在通孔内设有填料,实际上,所述填料是为了限制所述绝缘棒,防止绝缘棒从通孔中脱离,在所述绝缘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设有连接带,在该连接带上也设有粘扣。
使用过程中,与绝缘棒7连接的连接带,其能够与纤维层上的连接带共同将导电布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棒上的连接带能够从顶部、底部分别对电子件固定,这样能够保证导电布与电子件连接后,表面的平整度。
考虑到电子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振动或者与其他物体出现碰撞等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金属层与所述胶层之间设有网纱5,所述网纱由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编织而成,通过利用网纱能够在加强粘结效果的同时,提高缓冲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导电布与柱状结构的电子件进行稳定连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导电布内部结构连接稳定,而且安全性高。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康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康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1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