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及其防酸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1154.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馨;杨俊;赵悠曼;乔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81;B01D5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注液房用 除湿机 及其 防酸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及其防酸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制造使用的电解液极易吸水反应生成氢氟酸挥发,氢氟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强烈地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因而会对注液工段所用的设备造成腐蚀,生产设备折旧损耗很快。
注液工段为排除水分减少水分对电池的影响,通常使用除湿机抽除工段房间内的水分,市面常用的除湿机为转轮除湿机,其核心部件——硅胶转轮极易受到电解液挥发出的氢氟酸腐蚀,造成设备损害,生产成本大大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及其防酸蚀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的硅胶转轮极易受到电解液挥发出的氢氟酸腐蚀而造成设备损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酸蚀装置,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顶部包覆有顶部过滤网,所述固定圈的底部包覆有底部过滤网,所述顶部过滤网与所述底部过滤网之间形成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生石灰。
优选地,所述顶部过滤网的上方设有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压紧所述顶部过滤网并与所述固定圈的外侧面嵌合连接;所述底部过滤网的下方设有下固定环,所述下固定环压紧所述底部过滤网并与所述固定圈的外侧面嵌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部过滤网和所述底部过滤网均为无纺布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过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网状面层、碳层及网状底层;所述网状面层和网状底层均包括上网状无纺布层、下网状无纺布层和夹设于所述上网状无纺布层与所述下网状无纺布层之间的涤纶长纤维喷丝层;所述上网状无纺布层和所述下网状无纺布层均由若干个细纤维单元层叠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细纤维单元之间形成90度夹角错开层叠成网状结构;所述涤纶长纤维喷丝层由若干个长纤维单元层叠构成,相邻两个所述长纤维单元间成 90度夹角错开层叠成网状结构;所述碳层由涤纶长纤维喷丝成蜂巢格状,所述蜂巢格内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过滤网的厚度为6mm~8mm。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生石灰的粒径。
优选地,所述固定圈为聚乙烯固定圈。
优选地,所述固定圈为圆形状、椭圆形状或者多边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酸蚀装置,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中,除湿机启动工作时,湿空气先通过该防酸蚀装置,湿空气中的氢氟酸和水分与填充腔内填充的生石灰反应,从而达到吸附固定氢氟酸的除酸效果,后续生成的水分可通过除湿机进行吸附再生,除酸后的湿空气不会再对除湿机的硅胶转轮存在酸蚀影响,防止除湿机损坏,大大提升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包括除湿机主体,所述除湿机主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上述防酸蚀装置,所述防酸蚀装置与所述除湿机主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酸蚀装置通过紧固件或者扣接件与所述除湿机主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房用除湿机,由于在除湿机主体上的出风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上述的防酸蚀装置,通过该防酸蚀装置对湿空气进行过滤,湿空气中的氢氟酸和水分与填充腔内填充的生石灰反应,从而达到吸附固定氢氟酸的除酸效果,后续生成的水分可通过除湿机进行吸附再生,除酸后的湿空气不会再对除湿机的硅胶转轮存在酸蚀影响,防止除湿机损坏,大大提升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酸蚀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酸蚀装置的结构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酸蚀装置的无纺布过滤网的结构剖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酸蚀装置的网状面层和网状底层的结构剖切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固定圈20—顶部过滤网30—底部过滤网
40—填充腔50—生石灰60—无纺布过滤网
61—网状面层62—网状底层63—碳层
71—上网状无纺布层72—下网状无纺布层73—涤纶长纤维喷丝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1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