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20910.4 | 申请日: | 2017-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张秋洪;张明;姜艳静;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安山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7/30 | 分类号: | F22B3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的小型蒸汽锅炉汽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蒸汽带水严重,对于生产要求蒸汽品质比较高的生产工艺,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我们设计了这种汽水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水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汽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汽管、出汽管、分离体和排水管,该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与锅炉出汽口连通的进汽管,上端设置有出汽管,该出汽管的一端延伸至筒体的外部,安装有出汽管固定座,另一端延伸至筒体的内部,且沿出汽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数个匀汽孔;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筒体的一侧,接近所述的进汽管,所述的筒体内安装有分离体。
所述的分离体包括外管、内管、支撑板、分离片和分离板,所述的支撑板安装在出汽管上,堵住所述的出汽管,所述外管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板上,外管与内管同轴设置,该内管的部分位于外管的内部,所述的内管的一端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数个沿内管圆周方向布置的分离片,相邻两分离片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分离板,该分离板位于排水管与外管之间,所述的外管与筒体之间形成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二次汽水分离,提高了汽水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1、进汽管10、出汽管7、分离体和排水管2,该筒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与锅炉出汽口连通的进汽管10(进汽管上安装有进汽管固定座1),上端设置有出汽管7,该出汽管71的一端延伸至筒体11的外部,安装有出汽管固定座71,另一端延伸至筒体11的内部,且沿出汽管7的圆周方向设置有数个匀汽孔6;所述的排水管2设置在筒体11的一侧,接近所述的进汽管10,所述的筒体10内安装有分离体。
所述的分离体包括外管4、内管9、支撑板8、分离片5和分离板3,所述的支撑板8安装在出汽管7上,堵住所述的出汽管7,所述外管4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板8上,外管4与内管9同轴设置,该内管9的部分(为内管长度的三分之一)位于外管4的内部,所述的内管9的一端与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数个沿内管圆周方向布置的分离片5,相邻两分离片5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的内管9上设置有分离板3,该分离板3位于排水管2与外管4之间,所述的外管4与筒体11之间形成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蒸汽由进汽管依次进入内管以及由数个分离片围成的导流筒内,在导流筒内实现汽水第一步分离,分离后的蒸汽经过相邻两分离片之间的间隙向下折返进入外管,再通过外管与筒体之间的间距以及匀汽孔进入出汽管,在出汽管处进行第二次汽水分离,分离后的蒸汽由出汽管,进入用气设备,分离出的冷凝水由筒体的筒壁流下,然后由下部的排水管排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安山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安山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0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