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组织标本的塑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9930.X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1 | 代理人: | 陈曦,杜梁缘 |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织 标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组织标本的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下治疗越来越多,而对内镜治疗效果的判断则主要取决于病变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及有无并发症,其中病变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至关重要,其对疾病的预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消化道肿瘤的内镜切除治疗,切除的病变组织标本的侧切缘及基底切缘有无肿瘤细胞的残余,将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内镜治疗,甚至外科手术治疗。因此通过对切除的病变组织标本的处理来制备一个好的病理组织切片至关重要。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冷冻、切片、染色等,而组织标本的固定常常是影响病理学诊断或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研究人员不仅需要关注病变组织细胞本身的信息,同时也需要了解病变所在部位与整体组织或器官的关系以及病变周围区和正常区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和演化特征。脱水前对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处理的传统方法是将其直接放入或者先通过简单的固定针预固定大体形态再放入中性甲醛溶液内固定,而对于一些组织标本,尤其是富含水分和致密结缔组织的粘膜或器官而言,在固定过程中由于组织不对称收缩,常常使标本出现表面皱缩、卷曲、变形和切缘不整。此外,组织标本经过脱水处理后,质地相对脆硬,外形更加不规则。这将影响到研究人员对病变组织细胞的观察,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在固定前对组织标本进行有效的前期处理、即塑形,不但能减少切片时对标本的浪费和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能更大程度地保持病变组织标本的原状,完整而准确地呈现组织标本的大体形态和微观结构、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的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等信息。
传统的组织标本塑形,例如粘膜组织塑形,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固定针将组织标本固定在载体如泡沫板上,维持病变组织的大体形态。但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人工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一个点固定从而实现整体标本的固定,无法保证标本均匀张紧地固定于载体上,更无法保证病变组织的切缘及表面的平整。经过固定、脱水处理后,常常使标本出现表面皱缩、卷曲、变形和切缘不整。另外一个缺陷是,组织标本被固定针固定后,其下表面和载体贴合紧密,使得固定液不能充分浸润组织标本,从而影响标本的塑形效果。上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组织标本的塑形装置,使得在病理学观察时能更大程度地呈现组织标本的原状,减少诊断误差。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一种用于组织标本的塑形装置来解决上述任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形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均具有上夹紧件、下夹紧件以及保持件,所述上夹紧件和下夹紧件能与保持件一起沿着设置在基座中的导向部水平运动,所述上夹紧件和对应的下夹紧件能相对运动,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组织标本的间隙,在基座中设有圆形的凹部,圆形转台可旋转地支承在基座的凹部中,该圆形转台用于承载用于组织标本的载体,至少一个上夹紧件和与之对应的下夹紧件具有向外敞开的边缘开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上夹紧件和对应的下夹紧件的边缘开口设置成上下对齐的,以便允许固定件穿过。本实用新型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的上下夹紧件可以对组织标本边缘提供均匀的夹紧力,实现组织标本边缘的的均匀固定,配合保持件沿基座导向部微量而精确的水平运动可以实现对标本组织的精准有效的均匀张紧。通过设置圆形转台不仅可使操作更便捷,更可实现对各种不同形状的组织标本在任意边缘侧的塑形,最重要的是与边缘开口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组织标本边缘侧的均匀张紧功效。另外,通过设置按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开口,实现了即使在夹紧组件夹持较宽边缘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在组织标本边缘尽可能的远端处利用固定针进行固定,由此能更大程度地保持取材组织的原状,完整而准确地呈现组织标本的大体形态和微观结构。边缘开口设计还可以在不影响组织标本固定效果及固定形态的情况下使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轻松的解除对组织标本的夹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的下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组件的下夹紧件位于距离基座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上。由此确保组织标本在张紧的情况下可以水平地保持在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之间。同时,下夹紧件与基座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使组织标本与载体之间不贴合固定,二者之间保持距离不仅可避免由载体本身不平整造成的对组织标本塑形效果不利的影响,还有利于固定液对组织标本全方位充分浸润,使组织标本固定更均匀,塑形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9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