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9781.7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梁洁平;陈华;畅志辉;高芬;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郑永泉 |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循环 蒸发 冷凝 自然 冷却 冷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讯机房,特别是大型的数据中心,一般是采用风冷冷水机作为冷源为通讯机房内的空调设备室内末端提供冷冻水,从而对通讯机房的室内环境进行制冷降温。由于通讯机房内的通讯设备基本上处于全年不间断的运行状态,而且发热量非常的大,因此,用于通讯机房的风冷冷水机,一般需要全年制冷运行,运行能耗大,季节能效比低。
而且,由于该风冷冷水机在寒冷的冬天仍然需要启动压缩机进行工作,当室外环境过低时,压缩机容易出现由于冷凝压力过低而导致供液不足的问题,而此时的通讯机房的热负荷较小,也会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这种状况不但造成能源消耗大,而且也会降低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因此,该风冷冷水机的可靠性一直难以得到解决。
即使配置有冷凝压力控制系统并把冷凝器设计为多级控制,当风冷冷水机长期运行在零下的室外和环境温度时,仍然有较大的隐患,而且会造成系统成本的增加和控制难度的增大。
申请号为CN201210205485.9公开了一种应用于IDC机房的闭式冷却塔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包括闭式冷却塔、水冷制冷机组、冷水罐、冷冻水泵、冷却水泵、IDC机房末端装置、嵌入式控制系统、水冷制冷机组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闭式冷却塔进风干湿球温度传感器。该专利申请的制冷方法是在冬季闭式冷却塔干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防冻;过渡季闭式冷却塔湿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夏季夜间闭式冷却塔湿工况运行,避免水冷制冷机组开机,节能;夏季日间水冷制冷机组开机;利用冷水罐蓄能,推迟水冷制冷机组运行时间;停水期利用冷水罐的储水功能,保障停水期间IDC机房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的控制方法适合于气候温和且不缺水的地区。然而,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夜间最低温度为-20~-30℃,出现极端天气时甚至更低温度时,采用水冷方式,冷却塔必须考虑防冻措施,且防冻效果一般,并不理想,为此需要向冷却塔循环水及管路内加入高浓度的防冻液,其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对管路和设备也有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效果明显,压缩机不需要全年制冷运行的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优选的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构成的机械制冷系统,还包括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的内循环系统以及通过液-液换热器与内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的二次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上设有可控制内循环系统中冷媒流向以与冷媒(冷媒又称雪种、制冷剂,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内循环系统中的冷媒可以为水)进行热交换的自然冷却系统,所述机械制冷系统、内循环系统、自然冷却系统和二次循环系统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各系统的运行(控制器控制冷水机各系统的运行,也即控制各系统中的各部件的运行)。
二次循环系统为空调设备室内末端提供冷冻水。机械制冷系统构成的制冷循环通过蒸发器与内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内循环系统再与二次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二次循环系统源源不断的提供冷冻水。由于常年开启机械制冷系统会导致能源的浪费,本申请中增设了自然冷却系统,自然冷却系统将冷媒与环境进行热交换,在某些季节,利用自然冷却系统与内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不必运行机械制冷系统,以达到节省能源的作用。综合利用自然冷却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以降低能耗。由于机械制冷系统和自然冷却系统分别独立,相互之间的运作不相互干扰,既可以单独利用自然冷却系统进行制冷,也可以单独运行机械制冷系统进行制冷,还可以综合两者进行混合制冷,增强整体的制冷效率,便于对两个系统进行灵活控制,适应不同的季节需求。本申请中,特别针对一些已有内循环系统的机房,通过增加自然冷却系统和二次循环系统,使得整个制冷过程环保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9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