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餐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9530.9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忠;洪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欣力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5C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餐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餐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O2O的兴起,各种网络订餐的出现,许多都市上班族都是靠着外卖来解决日常的三餐,因而带动了辅助产业餐盒生产制造业,而在十几年前的餐盒还是最为普通的泡沫制品,容易损坏,强度差,餐盒中的事物很容易打翻,甚至由于泡沫制品的化学稳定性差,遇到高温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而近些年,餐盒的材料由泡沫变成了透明塑料,相比原来的泡沫材料来说,该种材料的强度较高,不易损坏,且耐热性也更好。然而市场上的餐盒较为简单,往往只能简单的将饭餐盛放在同一盒子或将盒子简单分为几个隔间来进行饭餐的分放,在实际使用时,相邻的隔间内的不同菜品容易在运送时引起晃动而相互流窜,容易导致不同的菜品或调料相互污染,使得食物的口味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餐盒,[申请号:201520731751.0],包括盒体、盖体和连接件,盖体盖合在盒体上,盖体和盒体围成容纳腔,连接件连接在盒体的端部和盖体的端部之间,盒体、盖体和连接件一体成型,盖体的端部沿外周设置有连接凹槽,盒体的端部沿外周设置有连接凸条,连接凸条和连接凹槽过盈配合。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不同的菜品或调料容易相互混合而引起食物变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同菜品或调料不易混合的改良型餐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餐盒包括可上下拼接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的盒体内具有若干隔板将盒体内空间分成若干隔间,所述的隔板与盒盖之间具有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当盒盖与盒体上下拼接时,相邻隔间无法贯通。盒盖和盒体拼接后,不同隔间内的食物调料无法相互混合,因此在实际运送时,避免了因途中晃动导致食物混合而影响了食物的口味。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顶部的卡头以及设置在盒盖相应位置且能与卡头相互卡接的卡槽。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盒体通过盒底上竖直设置的若干拼板合围形成,且所述的拼板、盒底、隔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隔板的顶部低于拼板的顶部且二者之间的落差形成可与盒盖相互拼接的盒盖拼接部。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盒盖包括与隔板顶部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直接相连的盖板主体、与盒盖拼接部相互贴合的盒盖侧板以及与拼板的上沿卡紧的卡扣部。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盖板主体、盒盖侧板、卡扣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相邻的拼板为弧形过渡连接,相邻的盒盖侧板之间弧形过渡连接且与拼板相适配。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拼板内侧倾斜设置且与盒底形成的夹角为90-110°。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盒盖侧板倾斜设置且与盖板主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
在上述的改良型餐盒中,所述的卡扣部为盒盖侧板水平向外侧延伸并向内收起呈勾型的扣体,所述的扣体与沿拼板顶部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型餐盒的优点在于:盒盖和盒体相互拼合时候,每个隔板能够和盒盖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互密封连接,因此各个隔间内的菜品或配料不会相互混合,且盒盖和盒体相互贴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也能够较好的保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餐盒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盒体1、盒盖2、隔板3、隔间4、可拆卸连接结构5、卡头6、卡槽7、盒底8、拼板9、盒盖拼接部10、盖板主体11、盒盖侧板12、卡扣部13、扣体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欣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衢州欣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9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