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整机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8741.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祁甲子;李巍;瞿浩;周红阳;谢志华;徐承奎;张晓楚;曹颖萍;武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7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atc 系统 整机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机测试平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整机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FZL.Z10型车载ATC系统产品基于GSSAP安全平台设计,根据地面信息和机车信息实现列车的超速防护,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FZL.Z10型车载ATC系统整机测试平台是用来检测新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重要工具,因此整机测试平台在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内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整机测试平台是由测试机笼、工控机箱、显示单元及多个电源模块通过大量导线进行连接,此测试平台存在如下缺陷:
1、测试平台占地大,外围设备太多,接线繁琐,且过于零散,整体测试环境维护困难;
2、产品测试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人力资源;
3、电源连线无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集成程度高、操作方便、测试效率高、安全可靠并且易于维护的用于车载ATC系统整机的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整机的测试系统,包括:
工控机;
信号转接板,包括多个用于连接待测产品和测试系统各部件的信号转接口;
虚拟列车控制平台,用于生成控制信息和开关量信息,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信号转接板连接;
模拟发码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接板连接;
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所述工控机和信号转接板连接。
所述的模拟发码单元包括模拟数轨发码器和模拟TWC发码器。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信号转接板、虚拟列车控制平台和人机交互单元连接的可调稳压直流电源。
所述的信号转接板上的信号转接口包括TWC天线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速度脉冲输入接口、人机通信接口、数轨天线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显示器。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模拟发码单元连接的48V电源。
所述的信号转接板上的信号转接口为航插接口。
所述的系统一体化设置于一个可移动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集成程度高:使用虚拟列车控制平台生成控制信息和开关量信息,只用到一个平台机架通过接口电缆即可完成对产品机柜所有项目的测试,无需铺设搭建其他辅助设备,使得整个平台有较高的集成化度。
(2)测试功能齐全:通过虚拟列车控制平台(STS)、数轨模拟发码器和TWC模拟发码器完成IO量的控制和速度脉冲信号的发送与采集,通过工控机和虚拟列车控制平台共同完成与车辆模型相关的计算,为测试平台提供模拟测试条件,既可以对产品单盘进行功能测试,又可以对产品机柜进行整机系统测试,并且简化了测试工装与仪器仪表,减少所需的测试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了测试效率。
(3)功能可扩展:信号转接板预留了开关量输入和输出、TWC天线接口,满足测试车载部分的需求,不需要再搭建其他平台。
(4)灵活性高、易于维护:测试平台采用标准一体化设计,运用了一个可移动机架整合了整个测试平台,使系统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
(5)可操作性高:集系统硬件功能测试和整机系统案例测试于一体,通过模拟单元完成信号的输入,整机测试过程中无需搭建其他外围辅助设备,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测试系统的硬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车载ATC系统整机的测试系统,包括:
工控机1:工控机1为整机测试提供线路模型和硬件接口程序,提供IO界面和驾驶界面,并且通过RS422接口和CAN总线控制虚拟列车控制平台,测试人员可通过操作界面进行测试软件操作并控制测试过程;
信号转接板2:包括多个用于连接待测产品和测试系统各部件的信号转接口;
虚拟列车控制平台3:用于生成控制信息和开关量信息,分别与工控机1和信号转接板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8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FTTx综合接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