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977.2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铁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铁映 |
主分类号: | G09F7/22 | 分类号: | G09F7/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提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提示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园林提示牌。
背景技术
在园林中植物的种类繁多,需要设置提示牌,一般的提示牌直直的立在那,路人很难关注到,提示作用不明显,所以设计一种园林提示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提示牌,可以在微风吹动下,不停地摇晃,吸引路人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提示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园林提示牌,包括支座、底座、支撑筋板、支撑杆Ⅰ、连接杆、弹簧、活动框架套筒、支撑杆Ⅱ和提示牌,可以在微风吹动下,不停地摇晃,吸引路人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
支座与底座相连接,且支座位于底座的下端,支撑筋板与底座相连接,支撑杆Ⅰ与支撑筋板相连接,且支撑杆Ⅰ位于支撑筋板的上端,连接杆与支撑杆Ⅰ相连接,连接杆与活动框架套筒相连接,弹簧与支撑杆Ⅰ相连接,弹簧与支撑杆Ⅱ相连接,支撑杆Ⅱ与提示牌相连接,且支撑杆Ⅱ位于提示牌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支撑筋板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支撑筋板的形状为V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支撑杆Ⅰ、弹簧、活动框架套筒和支撑杆Ⅱ共中心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杆Ⅰ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支撑杆Ⅰ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所述的弹簧与支撑杆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可以在微风吹动下,不停地摇晃,吸引路人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提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座1;底座2;支撑筋板3;支撑杆Ⅰ4;连接杆5;弹簧6;活动框架套筒7;支撑杆Ⅱ8;提示牌9。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提示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园林提示牌,包括支座1、底座2、支撑筋板3、支撑杆Ⅰ4、连接杆5、弹簧6、活动框架套筒7、支撑杆Ⅱ8和提示牌9,可以在微风吹动下,不停地摇晃,吸引路人的注意,起到提示的作用。
支座1与底座2相连接,支座1与底座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支座1位于底座2的下端,支撑筋板3与底座2相连接,支撑筋板3与底座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支撑杆Ⅰ4与支撑筋板3相连接,支撑杆Ⅰ4与支撑筋板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支撑杆Ⅰ4位于支撑筋板3的上端,连接杆5与支撑杆Ⅰ4相连接,连接杆5与支撑杆Ⅰ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杆5与活动框架套筒7相连接,连接杆5与活动框架套筒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6与支撑杆Ⅰ4相连接,弹簧6与支撑杆Ⅰ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6与支撑杆Ⅱ8相连接,弹簧6与支撑杆Ⅱ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支撑杆Ⅱ8与提示牌9相连接,支撑杆Ⅱ8与提示牌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支撑杆Ⅱ8位于提示牌9的上端。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筋板3与底座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筋板3的形状为V型。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连接杆5的数量为四个。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杆Ⅰ4、弹簧6、活动框架套筒7和支撑杆Ⅱ8共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连接杆5与支撑杆Ⅰ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具体实施方式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铁映,未经郭铁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