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热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931.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谷民安;陈继;周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筠雯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热能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热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现阶段我国相关产业,在去产能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目标。其不仅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需求,也是绿色生产的主流趋势。
在现有企业的工业化生产当中,为满足相应生产标准的需要,大量除氧后的热蒸汽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上述热蒸汽,由原始蒸汽通过降压操作而来,仅在除氧器中释放了部分的显热,其余约占原始蒸汽总热能2/3的潜热被直接释放,在造成热能浪费的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余热热能回收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热能回收系统,与除氧器的排汽管相连通,包括:
乏汽导入管,与所述排汽管相连通,用于导入高温乏汽;
低温液体导入管,与低温液源相连通,用于导入低温液体;
文丘里喷射器,分别与乏汽导入管和低温液体导入管相连通,利用液体高速流动产生的负压来引射高温乏汽,产生高温液体;
气液分离罐,与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相连通,用于将高温液体中的不凝气体排除,并且将排除不凝气体的高温液体导回除氧器的进水总管中;
乏汽截止阀,设置于乏汽导入管上,用于控制乏汽导入管的通断;
液源截止阀,设置于低温液体导入管的入口处,用于控制低温液源的通断;
压力调节管,连通于乏汽导入管,位于乏汽截止阀和文丘里喷射器之间;
压力调节阀,设置于压力调节管上,根据调节乏汽导入管内的压力调节阀门开度。
作为优选,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还设置有高温液体导出管、不凝气导出管和排污管;
所述高温液体导出管,连通于气液分离罐的下部,用于将排除不凝气体的高温液体导回除氧器的进水总管中;
所述不凝气导出管,连通于气液分离罐的上部,用于排出气液分离罐中的不凝气体;
所述排污管,连通于气液分离罐的底部,用于排出气液分离罐中的杂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余热热能回收系统还包括:
高温液体截止阀,设置于高温液体导出管上,用于控制高温液体导出管的通断;
不凝气调节阀,设置于不凝气导出管上,用于调节不凝气体的排出;
排污截止阀,设置于排污管上,用于控制排污管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液体导出管上设置有升压泵,所述升压泵连通于高温液体截止阀的出液口,用于将气液分离罐内的高温液体导出。上述升压泵的设置,可以更加快捷高效的将气液分离罐中的高温液体导入除氧器进水总管中。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液体导出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通于升压泵的出液口,用于防止高温液体回流进气液分离罐。上述止回阀的设置,简单高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液体导出管上设置有高温液体截止阀,所述高温液体截止阀连通于止回阀的出液口,用于在止回阀检修时使用。上述高温液体截止阀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设置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用于监测气液分离罐内高温液体的液位并且根据所述液位控制升压泵的频率。上述液位控制器的设置,在气液分离罐内高温液体液位过低时,减小升压泵的频率,在液位高于某个预设值时,增大升压泵的频率;同时根据液位控制升压泵的启停,在气液分离罐内高温液体液位过低时,控制升压泵停机,在液位高于某个预设值时,开启升压泵;通过液位控制器以及变频升压泵,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液体导入管上设置有低温液体调节阀,所述低温液体调节阀用于调节低温液体的导入量。上述低温液体调节阀用于调节低温液体的导入量,使得上述导入量与从乏汽导入管导入的高温乏汽的导入量相适配,提高乏汽热能的回收效率,并且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液体导入管上设置有低温液体截止阀,所述低温液体截止阀设置于低温液体调节阀和文丘里喷射器之间,用于在低温液体调节阀检修时使用。上述低温液体截止阀的设置,与液源截止阀相配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避免了由于低温液体调节阀失效而无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修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筠雯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筠雯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站锅炉多元异质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燃烧机燃烧头烟气回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