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腔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810.6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15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多腔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腔杯,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多腔杯。
背景技术
为满足一个饮料杯喝两种饮品的需要,专利CN205994180U公开了一种双腔杯,该双腔杯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第一杯体和具有第二内腔的第二杯体。在此,以上结构中的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杯体侧壁的顶部和第二杯体侧壁的顶部相接合在一起。
以上结构的双腔杯可满足两种饮品的同时饮用需要,但一体成型的结构存在很大不足,不仅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最主要的是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
一方面,两个杯体之间的间隙很小,且该间隙越往上越窄,这导致注塑模具的型腔无法在该间隙处设置冷却流道,导致加工中双腔杯的冷却效果比较差,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成型和出模时间,加工效率底下,同时加工中易出现冷却不完全情况,容易使杯壁出现波纹而影响产品美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品变形。
另一方面,以上两杯体相对杯体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杯体内腔型芯和第二杯体内腔型芯结构相同,两者最大宽度尺寸不超过杯体的一半,这使得杯体内腔型芯在宽度方向上的强度比较差,而两杯体在间隙处的杯壁都很薄,在加工中,第一杯体内腔型芯、第二杯体内腔型芯与下侧间隙处型腔凸起之间的距离很短,为保证双杯体的正常成型,必须保证两者的高精度配合,但实际中因模具自身存在制造误差,模具使用也存在磨损误差,这些误差结合实际加工中两侧注塑进料的不同步,很容易导致第一杯体内腔型芯、第二杯体内腔型芯的位置偏移和间隙处型腔凸起的挤压变形,并最终导致第一杯体内腔型芯或第二杯体内腔型芯撞击型腔凸起而发生折断,致使模具报废,给实际加工造成很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多腔杯,其结构中的各个杯体分体加工而后组合构成,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能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型芯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模具毁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多腔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分体独立加工而成的杯体和一连接杯架;所述杯体的杯口大而杯底小,杯体的杯口和杯底通过斜面连接;所述连接杯架上设有与杯体数目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轮廓形状与杯体外轮廓对应,所述卡槽的尺寸小于杯体杯口尺寸而大于杯体杯底尺寸,所述杯体底部穿过对应卡槽直到杯体颈部与卡槽紧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杯体为两个,所述杯体由一圆弧弯曲侧壁、一反S形弯曲内壁和一杯底构成;两杯体之间形成反S形间隙,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上述杯体至少为三个,所述杯体由一圆弧弯曲侧壁、两平直侧壁和一杯底构成;所述各杯体之间以杯心为中心形成辐射状间隙,且该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上述杯体颈部上方在与连接杯架连接处设置有止位凸台。
进一步的,上述组合式多腔杯还包括一杯盖,杯盖内侧设置有与杯体等数目的若干内凹连接槽,每个内凹连接槽套连在一杯体杯口外,内凹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杯体杯口轮廓对应的密封凸起。
进一步的,每个内凹连接槽底部内还设有一由若干易断点连接的饮品出口挡片。
进一步的,上述杯盖顶部在每个内凹连接槽的位置外凸形成一凸台,凸台的周边设有高于凸台面的外沿边,并在外延边的内侧设有环绕外延边设置的溢液槽。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组合式多腔杯,由若干杯体和一连接杯架组合构成,其中的杯体和连接杯架均由各自独立的模具加工而成,模具结构简单,加工中无需考虑组合后杯体之间的间隙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一体结构在杯体间隙处无法设置冷却流道的问题,可成倍提升杯体加工中的冷却效率和加工质量,并进而实现整个多腔杯的加工效率提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此外,以上杯体和连接杯架的分体独立加工,可使各自加工的模具结构得以大大简化,其不涉及双侧注塑进料问题,也不需要设定间隙处的型腔凸起结构,可大大提升单独杯体的加工精度,可从根本上解决杯体内腔型芯位置偏移发生碰撞而导致杯体内腔型芯或型腔凸起折断的问题,可有效延长加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连接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为三腔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图5中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图5中连接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生,未经徐国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可变几何形状涡轮机的效率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闹钟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