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784.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新;李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明新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药罐和口腔支架,所述药罐的侧壁上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的内部设有密封塞,所述药罐的下侧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口与药罐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口内设有第一单向阀,通过三通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在按压弹性气囊时使药罐的内部增压,通过滤网可对进入气囊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通过输药管、给药头和喷药孔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将药液直接作用到患处,通过口腔支架、连杆和吊环结构的配合设置避免病患的牙齿与输药管接触造成药液堵塞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使药液直接作用在患处,操作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等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通常选择口服药物、注射针剂等治疗方式。药物难以直达患处,治疗效果不佳。现有的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大多结构复杂,通喷剂难以到达患处,且操作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药罐和口腔支架,所述药罐的侧壁上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的内部设有密封塞,所述药罐的下侧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口与药罐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口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三通管的右端口内从外至里依次设有滤网和第二单向阀,所述三通管的下端口连通安装有弹性气囊,所述药罐的上端中部连通安装有输药管的一端,所述药罐与输药管连接处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输药管的另一端连通安装有给药头,所述给药头的侧壁表面均匀设有喷药孔,所述口腔支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吊环,所述输药管贯穿吊环活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药罐和输药管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药罐的侧壁设有刻度表。
优选的,所述口腔支架的外侧设有医用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口腔支架的侧壁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设有LDE灯,且LED灯通过电导体与外界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网与三通管的右端口卡接安装。
优选的,所述输药管为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通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在按压弹性气囊时使药罐的内部增压,通过滤网可对进入气囊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通过输药管、给药头和喷药孔结构的配合设置可将药液直接作用到患处,通过口腔支架、连杆和吊环结构的配合设置避免病患的牙齿与输药管接触造成药液堵塞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使药液直接作用在患处,操作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药管与吊环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罐、2-口腔支架、3-注药口、4-三通管、5-第一单向阀、6-滤网、7-第二单向阀、8-弹性气囊、9-输药管、10-第三单向阀、11-给药头、12-喷药孔、13-连杆、14-吊环、15-刻度表、16-支杆、17-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明新,未经贾明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