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开模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7534.3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泛德压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开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开模模具。
背景技术
在工厂进行铸件生产时,由于已有压铸机的限制,只能够进行偏心进料压铸。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压铸的产品,如包括多个锋利扇叶的用于除草等工作中的切割扇叶,由于需要压铸成型后的扇叶均匀且边缘较薄,如果采用偏心进料的方式,容易造成最终压铸产品不理想。所以对于这类产品,只有从型腔的中心浇灌原料,才能保证原料能够均匀的进入四周扇叶所对应的型腔,进而保证最终成型产品的质量。所以,如何在工厂现有的偏心进料的压铸机基础上,生产一种模具,以实现原料能够从型腔的中心处灌入,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开模模具,以将原本向型腔进料的方式从偏心进料改为中心进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开模模具,所述模具包括:
脱料板;
第一浇口套,贯穿设置在所述脱料板内,且位于所述脱料板的非中心区域;
流道板,固定在所述脱料板底部,且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浇口套的侧边;
分流锥,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浇口套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浇口套的内部相抵;
定模,位于所述脱料板的下端,所述定模、所述流道板以及所述分流锥之间形成一流道;
第二浇口套,贯穿设置在所述定模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流道相连通;
动模,位于所述定模的下端;
型腔,位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且与所述第二浇口套联通。
较佳的,所述分流锥固定安装在定模上,且所述分流锥的上端呈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置于所述第一浇口套的内部,一侧与所述第一胶头套的侧面相抵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浇口套之间设置有所述流道。
较佳的,所述模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脱料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模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定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较佳的,所述流道板的底部靠近所述流道的一侧呈倾斜设置。
较佳的,所述定模包括定模框以及位于所述定模框内部的定模仁,所述第二浇口套位于所述第二定模仁的中心位置。
较佳的,所述动模包括动模框以及位于所述动模框内部的动模仁,所述型腔位于所述定模仁和所述动模仁之间。
较佳的,所述动模仁中还设置有一型芯,所述型芯伸入到所述型腔的中心处。
较佳的,所述型芯的顶部呈尖状。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上述三开模模具中,将原本向型腔进料的方式从偏心进料改为中心进料,保证了原料能够更好地向型腔四周扩散,保证铸件最后的质量。此外,通过在分流锥上设置凸台,由于凸台的斜面作用,有利于从第一浇口套中灌注下来的原料进行导流处理,即增大了原料从流道流入至第二浇口套的流畅性,提高了整个压铸过程的效率。以及,限位板的设置,保证了最终定模和动模的分离。最后,由于流道板上夹角的存在,所以流道板的移动会拉动流道内的材料,将流道中凝固的原料与型腔内的原料分离开,以此实现最终脱模出来的铸件是用户所需要的铸件。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开模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开模模具中动模的俯视图;
附图中:11、脱料板;12、第一浇口套;13、流道板;14、分流锥;15、流道;21、定模框;22、定模仁;31、动模框;32、动模仁;4、型腔;41、渣包;5、型芯;6、限位板;71、模脚;72、底板;73、顶板;74、顶针板;75、撑柱;8、第二浇口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三开模模具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三开模模具,包括:
脱料板11;
第一浇口套12,贯穿设置在脱料板11内;
流道板13,位于脱料底部,且抵接第一浇口套12侧边;
分流锥14,上端置于第一浇口套12内部,且与第一浇口套12的内侧相抵,以实现引流;
定模,位于脱料板11的下端,定模与流道板13以及分流锥14之间形成一流道15,定模的中心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浇口套8,该第二浇口套8与流道15联通;
动模,位于定模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泛德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泛德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