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差锁止钻夹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7424.7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树海 |
| 主分类号: | B23B31/171 | 分类号: | B23B31/171;B23B51/12 |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差锁止钻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机械加工机具钻夹头。
背景技术
钻夹头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指利用钻床、铣床、车床、镗床等机械加工设备,通过钻夹头夹紧的各种钻头、刀具进行钻铣加工。
目前,常用的钻夹头有:手紧式钻夹头;自锁式手紧钻夹头;扳手钻夹头等等。它们各有优缺点。但通病都是无法真正夹紧或自锁,尤其是对较大规格钻头。有的锁紧后却难以松开,使得操作麻烦。因此,基本上14毫米以上的钻头只能用锥柄钻头。这给整个钻铣工艺实施带来麻烦和浪费。
摩差传动方法,是采用摩差三要素件进行机械传动的一种方法,其中摩差三要素件包括驱力件、摩差件和目标件,当b+c≤a时,为摩差传动方法的摩差自锁传动形态,式中a是摩差件与目标件之间的摩擦角;b是摩差件与驱力件之间的摩擦角;c是驱力角;b+c为摩差角。摩差传动方法是一种改变传统摩擦传动的方式方法,其传动时能量损耗量最大限度降低,传动具有多样化和高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摩差锁止钻夹头,改变传统的夹紧方法,以消除现常用的各种钻夹头的缺陷给整个钻铣工艺实施带来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摩差锁止钻夹头,其特征是:所述摩差锁止钻夹头为单向锁止钻夹头,夹体的上端为与机床的连接端,下端为钻头的夹持端,夹体的下端为至少3个均布的内凸轮,由内凸轮的内凸轮A曲面构成内凸轮腔,各内凸轮腔的上端面均设有导动槽,各导动槽与其对应的内凸轮腔的内凸轮A曲面的距离相等;保持架位于各内凸轮腔的中心,夹爪与滚动体滑装于保持架内,装于保持架内的随动弹簧推靠于内凸轮A曲面,以支持夹爪始终贴附于夹体的内凸轮A曲面;夹爪内插装的限位弹簧对滚动体限位,夹爪上端的销与导动槽滑动联接,以限制钻夹头的空置位置;扭簧的一端与夹体联接,另一端与盖板联接;盖板与拨盘分别与旋套连接。
所述摩差锁止钻夹头的夹持直径调整量为≤5毫米。
所述夹爪与滚动体构成夹爪组件,在夹爪组件与内凸轮之间连接互锁块,构成内凸轮B曲面,保持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夹爪与互锁块以限定互锁块与夹爪组件的相互位置,互锁块接触夹爪组件的曲面为C曲面。
所述C曲面与内凸轮A曲面的角度相等;内凸轮B曲面为内凸轮A曲面角度的2倍。
所述互锁块增加后,摩差锁止钻夹头的夹持直径调整量为原来的2倍,即为≤10毫米。
所述拨盘通过其上均布的拨爪插入保持架内。
所述盖板、拨盘与旋套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所述旋套外柱面作以滚花处理。
夹体、夹爪、钻头形成摩差三要素件:夹体为驱力件,夹爪与滚动体为摩差件,钻头为目标件,且b+c≤a,即摩差自锁传动形态;其中,a是夹爪与钻头杆之间的摩擦角,b是夹爪与夹体之间的摩擦角,a>b 1倍;c是夹体内凸轮曲面与基圆的角度,即驱力角;b+c为摩差角;锁止方向为顺时针即钻夹头工作方向。
在连接夹体和旋套的扭簧作用下,带动拨盘-保持架-夹爪组件位于空工位;以手握旋套顺时针转动(转角<70°),通过拨盘旋转保持架,装于保持架内的夹爪与滚动体在导动槽和随动弹簧的作用下沿内凸轮曲面滑动,同时在保持架内径向滑动,以实现调整夹持直径;常用范围(φ20)内,未设置互锁块时,为摩差自锁(单级摩差)结构,其钻夹头夹持直径调整量为≤5毫米,设置互锁块时,为摩差互锁(双级摩差)结构,其钻夹头夹持直径调整量为≤10毫米;装入钻头后,松开旋套,在扭簧作用下保持架反向旋转,内凸轮推动夹爪组件夹持钻头后便可钻孔作业,而不需再加力锁紧。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摩差传动方法原理设计的摩差锁止钻夹头,其优点是:1、结构简单,无需锁紧附件;2、换装钻头简单轻松,不会产生钻夹的操作伤害且大幅提高效率;3、锁止可靠,使用寿命长,钻头无滑转,不伤钻夹与钻头柄;4、精度较高,提高钻孔质量;5、可将所有钻头直柄化,简化整体工艺装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差锁止钻夹头的结构示意图一(摩差自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差锁止钻夹头的结构示意图二(摩差自锁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差锁止钻夹头的结构示意图三(摩差互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树海,未经韩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卡盘爪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荧光样品发光测试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