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6690.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旺;熊伟;章思;裴裕成;陈永平;王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楼层 构件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的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其结构整体重量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优越,安全性能优越,全部构件均已实现工厂预制化,施工进度快、综合造价优势越趋明显。钢结构作为建筑主体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施工主要由钢柱、钢梁、钢支撑等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构件之间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等实现工地现场即时装配、永久式固定。
常规的钢结构施工中,构件就位转运过程均为直接用吊装设备(塔吊、汽车吊等)由构件堆场进行吊运安装,但是对于上下楼层楼板结构已经施工或安装位置上方不能满足吊装设备通过的位置,钢结构构件安装就必须采用土办法进行构件转运。一般采用在构件下垫设滚木或采用液压车进行运输的方法,针对大批量的长距离的构件层间运输,滚木结构转运速度慢,人工消耗量大;而液压车结构本身投入成本大,结构笨重,且液压车结构不便于构件的转弯及较长构件的运输。
所以急需一款可方便运输的转运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其减少结构成本,降低人员投入,加快运输速度,可增强转弯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包括主体结构和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活动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承接板和固定在承接板下面的连接杆,所述主体结构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所述主体结构底部还安装有移动装置。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框体和固定在框体上的盖板,所述框体是由四块工字钢焊接组拼而成。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通过固定在主体结构上。
所述移动装置为四个万向轮,且分别固定在主体结构下方的拐角处。
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穿绳孔。
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小于主体框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旋转结构与盖板之间的自由转动满足小车结构运输构件时随意选择方向;构件运输时直接在构件下方设置两到三组小车结构(根据构件长度)进行构件转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少例如利用滚木结构带来的人工消耗;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例如液压车进行构件转运的成本投入,并可进行较长构件的楼层间转运;本实用新型可以任意调节构件的转运方向,在空间较小的位置也可利用万向轮与旋转平台配合,完成转弯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结构本身的制作方便,且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为主体结构,11为框体,12为盖板,2为旋转结构,21为承
接板,22为连接杆,3为移动装置,4为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新型楼层内构件转运车,包括主体结构1和旋转结构2,所述旋转结构2活动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所述旋转结构2包括承接板21和固定在承接板21下面的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长度小于主体结构的高度,所述主体结构上1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22穿过通孔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所述主体结构1底部还安装有移动装置3,所述移动装置3为四个万向轮,且分别固定在主体结构1下方的拐角处。
所述主体结构1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穿绳孔4,因小车需要人工拉拽,穿绳孔4可以方便绳索穿过,满足人工运输的需求;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框体11和固定在框体11上的盖板12,所述盖板12焊接在框体11上,作为旋转结构2的支托,所述框体11是由四块工字钢焊接组拼而成,所述盖板1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22穿过通过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
为保证旋转结构2可以自由转动,需在盖板12与旋转结构2之间抹涂黄油作为润滑剂。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旋转结构与盖板之间的自由转动满足小车结构运输构件时随意选择方向;构件运输时直接在构件下方设置两到三组小车结构(根据构件长度)进行构件转运。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6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机械抛光垫复合抛光层配制品
- 下一篇:分离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