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6099.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民;谯啸海;余大龙;王志杰;李现宾;张涵;徐怀仁;周林峰;舒东利;何韬;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立体交叉 隧道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立体交叉隧道,即在空间上平行、斜交、垂直交叉的隧道,而由于选线、政策等问题存在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的情况。立体交叉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而上下两个隧道施工均会对围岩产生较大扰动,从而对地表建筑物的沉降、偏移产生影响,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处理不好,将使地面建筑沉降开裂,上隧道沉降变形,地表建筑破坏和上隧道破坏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下隧道施工对上隧道和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是保证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安全的关键,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隧道下穿桥梁、铁路、房屋建筑等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措施研究较多,但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的研究是一片空白,这对立体交叉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以有效控制上层隧道及既有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避免两空间交叉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两次扰动影响,确保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建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包括既有建筑物和位于其下方地层内形成立体交叉的上层隧道、下层隧道,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隧道的结构底板以下设置左侧桩基、右侧桩基,左侧桩基,右侧桩基的顶端与衬砌结构底板固定连接,下层隧道于左侧桩基、右侧桩基之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控制上层隧道及既有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避免了两空间交叉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两次扰动影响,保证了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建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结构破坏的风险,使立体交叉隧道下穿建筑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的断面图(正对上层下穿隧道断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的断面图(正对下层下穿隧道断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的平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既有建筑物10,上层隧道20,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结构底板23,下层隧道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下穿建筑物的立体交叉隧道构造,包括既有建筑物10和位于其下方地层内形成立体交叉的上层隧道20、下层隧道30。所述上层隧道20的结构底板23以下设置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的顶端与衬砌结构底板23固定连接,下层隧道30于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之间穿过。
参照图1,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对上层隧道20进行加固,避免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10造成两次扰动。上层隧道20采用交叉中隔墙法(CRD)法施工,左侧导坑开挖支护完成后施作左侧桩基21,右侧导坑施作完成后施作右侧桩基22。
参照图3,所述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各沿下层隧道3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根,布置于下层隧道衬砌30外侧,从上层隧道20的衬砌结构底板23施作至下层隧道仰拱底部以下,减少下层隧道30开挖对上层隧道20以及既有建筑物10的沉降、偏移等影响。下层隧道30在上层隧道20开挖支护完成、左侧桩基21、右侧桩基22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6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重型轴承的双刃滚刀
- 下一篇:一种酷寒地区隧道深埋中心水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