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15526.5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干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中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分割 处理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车车架的喷漆是现代工业生产常用的工艺,一般是的通过喷枪进行雾化喷漆,喷漆操作一般都是在室内封闭的空间,但是除了喷涂在产品表面的有效油漆外,大部分油漆都被浪费,并对空气产生的了大量的污染,且雾化的喷漆可燃性极高,是极为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没有工作的油漆进行收尾处理,但是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都是通过排气管将气体直接排进装有吸收液的水池内,气体受水压的作用会被挤压成一团,气体与吸收液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少,因而吸收液对废气的吸收效果也就很差,会导致废气处理不够干净,依然有大量的废气被排出,同时需要完全吸收废气所需要的吸收液的液面高度也会增大,利用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将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进行多次分割,增大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收液的吸收效果混合利用率,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成本,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求增加气孔的数量或者改变气孔的大小进而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吸收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包括装有吸收液的盆体、过滤体和排气管,所述盆体的槽位底面设有中心管柱,且中心管柱内贯穿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中心管柱之间垫有密封圈,且排气管通过支架与过滤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体的圆柱面下端设有端板,端板浸入盆体的吸收液内,且端板与盆体的底面之间设有气密板,所述气密板的侧壁设有气孔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沿着气密板的截面圆周方向和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密板可沿着中心管柱的直径方向设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底面设有环槽a,且环槽a与气密板的下端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的下端面设有环槽b,且环槽b与气密板的上端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将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进行多次分割,增大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收液的吸收效果混合利用率,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成本,提高了吸收液的利用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需求增加气孔的数量或者改变气孔的大小进而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过滤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气密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过滤体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体;11、环槽a;2、过滤体;21、端板;22、环槽b;3、排气管;4、支架;5、气密板;51、气孔;6、密封圈;7、中心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包括装有吸收液的盆体1、过滤体2和排气管3,所述盆体1的槽位底面设有中心管柱7,且中心管柱7内贯穿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与中心管柱7之间垫有密封圈6,且排气管3通过支架4与过滤体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体2的圆柱面下端设有端板21,端板21浸入盆体1的吸收液内,且端板21与盆体1的底面之间设有气密板5,所述气密板5的侧壁设有气孔51多个。
本实用新型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一种废气分割处理环保装置,将过滤体2放在装有吸收液的盆体1内,并且令端板21浸入盆体1的吸收液内,废气从排气管3进入过滤体2后,再挤压吸收液的液面,并最终废气成团状穿过气密板5,并被气密板5分割成多个气泡,气泡在被吸收液吸收的同时,再次穿过下一个气密板5并再次被分割,多次分割后,气泡逐渐变小并被吸收液吸收完全。
其中,所述气孔51沿着气密板5的截面圆周方向和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其中,所述气密板5可沿着中心管柱7的直径方向设有多个。
其中,所述盆体1的底面设有环槽a11,且环槽a11与气密板5的下端安装。
其中,所述端板21的下端面设有环槽b22,且环槽b22与气密板5的上端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中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中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5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