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注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5085.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8 | 分类号: | B29C45/58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注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大量的汽车零部件都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指将熔化后的塑料流体送入注塑模具中,塑料流体在注塑模具中冷却成型的工艺。塑料流体在熔化后,如果以高速状态进入注塑模具中,将有可能导致冷却成型后的零部件内部存在孔隙,影响零部件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汽车零部件注塑装置,包括注塑筒、上端盖、出料筒、固定板、弹簧和缓冲板;
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注塑筒的顶部;所述上端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通所述注塑筒的开口;所述出料筒与所述注塑筒的下端连通;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出料筒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注塑筒的轴线垂直;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注塑筒内;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注塑筒的下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出料筒连通的注塑通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注塑筒内;所述弹簧围绕所述注塑筒的轴线螺旋延伸;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多个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板面与所述注塑筒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熔化的塑料流体通过开口进入注塑筒内。塑料流体在注塑筒内从上至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塑料流体与缓冲板接触。塑料流体通过缓冲板带动弹簧收缩,弹簧收缩并吸收塑料流体的部分动能,降低塑料流体的流速。然后,塑料流体通过注塑通孔进入出料筒,然后在通过出料筒流入注塑模具中。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塑料流体进入注塑模具前降低塑料流体的流速,从而避免产品内部存在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筒的上套设有电涡流盘。
设置电涡流盘,电涡流盘对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进行加热,提高注塑筒中塑料流体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顶端为水平的环状;多个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弹簧的顶端内表面连接;所述缓冲板从所述弹簧顶端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缓冲板与弹簧的顶端内表面连接,使得塑料流体在冲击缓冲板后,弹簧整体都能够收缩并吸收塑料流体的部分动能,提高了弹簧的弹性力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开口与所述缓冲板一一对应;所述开口位于相应的所述缓冲板的正上方。
开口与缓冲板一一对应,使得进入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都能够与缓冲板接触,从而使得进入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都能够被减速。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上端板面上开设有弧形槽。
设置弧形槽,增加缓冲板与塑料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塑料流体进行减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熔化的塑料流体通过开口进入注塑筒内。塑料流体在注塑筒内从上至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塑料流体与缓冲板接触。塑料流体通过缓冲板带动弹簧收缩,弹簧收缩并吸收塑料流体的部分动能,降低塑料流体的流速。然后,塑料流体通过注塑通孔进入出料筒,然后在通过出料筒流入注塑模具中。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塑料流体进入注塑模具前降低塑料流体的流速,从而避免产品内部存在孔隙。
2.设置电涡流盘,电涡流盘对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进行加热,提高注塑筒中塑料流体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3.缓冲板与弹簧的顶端内表面连接,使得塑料流体在冲击缓冲板后,弹簧整体都能够收缩并吸收塑料流体的部分动能,提高了弹簧的弹性力的利用率。
4.开口与缓冲板一一对应,使得进入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都能够与缓冲板接触,从而使得进入注塑筒中的塑料流体都能够被减速。
5.设置弧形槽,增加缓冲板与塑料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塑料流体进行减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注塑筒,20-上端盖,21-开口,30-出料筒,40-固定板,41-注塑通孔,50-弹簧,60-缓冲板,61-弧形槽,70-电涡流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5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学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