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4206.8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联进玩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B62K13/00;A47D1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用车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例如中国专利CN205282814U公开了《一种学步车》,其包括主梁、座椅、车把、两前轮以及两后轮,结构稳定,儿童学步时不易摔倒。但是,该种结构的学步车仅限于儿童在地上行走时进行学步,当儿童学会走路后,家庭需要再另购置一辆儿童自行车来供儿童骑行,学步车便被搁置了,不仅极大程度的占用了家庭的空间,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极大浪费,增大家庭的经济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得童车达到学步和骑行两用功能的多功能童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童车,包括车把、与车把相配合的前支撑件、与前支撑件相连接的横梁、前轮、设于前轮两侧的脚踏件、座垫及分别与横梁相连接的两根后支撑件,所述每根后支撑件上分别连接有一后轮,所述前轮与所述脚踏件之间通过一定位结构进行可拆配合连接,所述定位结构与前轮之间止转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脚蹬与前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儿童学习走路时,无需装配脚蹬,童车即可实现学步的功能;当儿童成长至可以骑行的年纪后,对脚蹬进行装配,使得童车成为自行车,供儿童骑行;从而通过脚蹬的简易拆装,即可实现童车的学步和骑行两种功能,有效避免一个家庭采购两台童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实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曲轴、设于曲轴上的弹片及设于弹片上的按压部,所述曲轴上设有可供按压部穿出的通孔;当曲轴与前轮连接时,按压部可与前轮相配合对曲轴进行有效定位,防止曲轴与前轮发生脱离;且由于弹片的设置,使得按压部可实现伸缩动作,便于对曲轴进行拆卸,拆装简便;同时按压部与前轮之间的配合可进一步增强曲轴与前轮之间的止转效果,两者件不易打滑,同步转动率高。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支撑件向前轮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第二折叠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件向后支撑件方向翻转后进行定位;两根后支撑件可分别向前轮方向翻转,可分别折叠至横梁的左右两侧上,相较传统的收叠方式而言,车体的体积得到极大程度的减小,外出携带及存放均较为简便;同时,前支撑件可向后支撑件方向翻转,折叠至与横梁基本平行的位置,从而收叠后的车体,在长度和宽幅上均得到了极大的减小,携带或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设于所述后支撑件上或设于所述后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设于横梁上或者设于所述前支撑件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
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于外力作用下可实现来回活动的驱动件、定位件、设于横梁上或设于后支撑件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后支撑件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所述后支撑件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与第二定位部相配合;通过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后支撑件的有效定位,防止后支撑件在折叠或展开位置时发生翻动;驱动件的来回移动可实现对于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配合情况的自由控制,对于后支撑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更为灵活。
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包括于外力作用下可实现来回活动的驱动部件、定位部件及设于横梁上或设于前支撑件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前支撑件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所述前支撑件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通过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前支撑件的有效定位,防止前支撑件在折叠或展开位置时发生翻动;驱动部件的来回移动可实现对于定位部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配合情况的自由控制,对于前支撑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还包括作用于所述驱动件的第一复位弹簧;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可发生形变,从而在驱动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实现驱动件的自动复位,操作更为省力;同时,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设置,始终给予驱动件一压紧力,使得定位件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配合紧密,车体结构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通过一连接轴实现与所述后支撑件或所述横梁的活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连接轴相连;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连接轴可对第一复位弹簧进行挤压或拉伸,使得第一复位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在驱动件上的外力消失时实现驱动件的自动复位,操作更为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联进玩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联进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4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