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散发香味的竹筒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3855.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东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24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发 香味 竹筒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筒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散发香味的竹筒容器。
背景技术
竹筒饭因其清香可口受到食客们的青睐,将米用竹叶或类似的植物叶片包裹起来放到竹筒里,然后将整个竹筒直接放到蒸笼里蒸,清香可口的竹筒饭就这样出笼了。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作竹筒饭的竹筒(授权公告号:CN204120836U),其包括:底筒及盖筒合成筒体,底筒及盖筒的一侧边由绳索绑成铰接结构,底筒及盖筒上排布一组小通孔,一活动绳套套在筒体外部固定筒体;底筒及盖筒为一个竹节中间剖开形成的两个半筒。但是这种竹筒为了散发清香采用了通孔,由于米粒等食物大小不等,米粒等食物容易从通孔中脱出,从而造成浪费,并且由于通孔需要开设地较小,因此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有限,竹筒制成的食品的香味较为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散发香味的竹筒容器,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竹筒为了散发清香采用了通孔,由于米粒等食物的大小不等,米粒等食物容易从通孔中脱出,从而造成浪费,并且由于通孔需要开设得较小,因此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有限,竹筒制成的食品的香味较为欠缺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可散发香味的竹筒容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中部设有盖体,盖体的内表面上设有沉孔或长槽,沉孔或长槽的底面与盖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L。直接在盖体的内表面开设沉孔或长槽,并且不钻通,这样盖体不仅为密封体,能够防止米粒等食物脱出,而且能够将竹子内部的清香散发出来。由于盖体不钻通,因此沉孔和长槽的尺寸可以任意设定。距离L一般为1-1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体内表面上的沉孔为两个,其间距为3-8cm。沉孔设置为两个,不仅能保证整个筒体的强度,还能散发清香。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体的边缘或筒体中部的开口处边缘设有缺口。通过缺口可以比较方便地将盖体与筒体固定或者将盖体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的内表面上设有长槽。利用筒体上的长槽可以进一步使得竹筒内的食物与竹子的香味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孔排布成蜂窝状。蜂窝状排布的沉孔可以使竹筒的清香完全沁入到竹筒内的物品中。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不钻通的沉孔或者长槽,不仅能够保证竹筒里的米粒等食物不会漏出,还能使得竹子的清香完全混入到竹筒内的物品中,蒸煮、烘烤效果较好,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筒体1、盖体2、沉孔3、长槽4、缺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可散发香味的竹筒容器,如图1,包括筒体1,筒体的中部设有盖体2,如图2,盖体的内表面上设有沉孔3或长槽4,如图3,沉孔或长槽的底面与盖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L,距离L为3mm。盖体内表面上的沉孔3排布成蜂窝状。盖体的边缘或筒体中部的开口处边缘设有缺口5。筒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长槽4。
使用时,将米饭填充入筒体1,再将盖体2密封在筒体上,将整个容器放入到蒸笼中蒸煮或高温烘烤,等到米饭成熟即可打开盖体食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东,未经柳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3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饲料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机的显示屏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