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PP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2859.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卢畅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利不织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6;B32B27/10;B32B3/08;B32B9/02;B32B9/04;B32B33/00;B3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pp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流PP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PP无纺布是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
传统的导流无纺布一般是粗旦纤维制成的热风无纺布,若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纸尿裤、卫生巾,皮肤接触感较差,导流效果不明显,易造成液体透过无纺布渗透到皮肤上,造成皮肤不适以及对人身健康造成威胁。在中国专利CN203876334U,专利名称为一种导流无纺布,在该实用新型中通过PET 层、PP 层与PE 层之间的复合实现快速导流,且相邻的PET 层、PP 层与PE 层之间的纤维梳理方向交叉,保障了导流无纺布的机械性能,虽然导流效果还行,但是导流之后的保护层做的不够,无法保留或者阻挡渗透过的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PP无纺布,整体设计新颖,密封性能高,吸液性强,导流效果好,导流扩散性强,运用多层保护层,有效防止液体渗透,且耐用性,耐磨性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流PP无纺布,包括柔棉表层,所述柔棉表层底部连接有负离子绿芯片,所述负离子绿芯片底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连接有PP层,所述PP层由若干个聚乙烯纤维束组成,所述聚乙烯纤维束由若干根聚乙烯纤维组成,所述PP层底部连接有无尘纸层,所述无尘纸层底部连接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内部设有若干个SAP吸收芯体,且在吸水层的底部连接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底部连接有无纺布透气层,所述无纺布透气层底部连接有离型纸层,所述离型纸层底部连接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底部连接有包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纤维的数量为50根,且聚乙烯纤维的长度为50-5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层和阻水层的厚度一致,且均大于无尘纸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AP吸收芯体的数量为25-30个,且均匀分布在吸水层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层底部还连接有结构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柔棉表层,吸附性能高,且接触感好,通过设置有负离子绿芯片,能有效提高含氧量,在抑制有害细菌滋生的同时保护有益菌,通过设置有过滤网,有效过滤掉液体中的颗粒、漂浮物等杂质,通过设置有无尘纸层,具有极高的吸水性和良好的保水性能,通过设置阻水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渗透到下层,运用离型纸层防潮、防油,起到产品的隔离作用,抗静电层防止摩擦产生静电,复合铝制成的包裹层,有效增加整体的密封性,整体设计新颖,密封性能高,吸液性强,导流效果好,导流扩散性强,运用多层保护层,有效防止液体渗透,且耐用性,耐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纤维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棉表层;2-负离子绿芯片;3-过滤网;4-PP层;5-聚乙烯纤维束;6-聚乙烯纤维;7-无尘纸层;8-吸水层;9-SAP吸收芯体;10-阻水层;11-无纺布透气层;12-离型纸层;13-抗静电层;14-包裹层;15-结构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利不织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利不织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2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材质镀高反射膜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菌PP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