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粪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2405.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强;孔伊芳;马立峰;庞宇龙;徐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粪便 污水 收集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粪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铁路列车以往采用卫生间、洗手盆的排水管路连接到车下,污水与污物直接排到车外的方式处理车内旅客的排泄物,该方式不仅造成铁路沿线的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导致铁路沿线维护成本过高,水资源浪费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列车的废物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
如专利1公开的列车卫生间,该卫生间包括坐便器、真空集便系统5、生化处理系统2,真空集便系统5与坐便器连接,坐便器与生化处理系统2连接,真空集便系统5通过真空压力将坐便器内的污物排到生化处理系统2中,生化处理系统2利用微生物对排入的大小便进行除臭、酵化、分解、蒸发,从而保证列车内部和列轨的卫生。
又如专利2公开的一种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中的第一排水装置经废水中转箱2后与便器8共同连接真空泵10,真空泵10的排出口连接废水废物箱1,第一排水装置中的废水先暂存于废水中转箱2中,达到一定容量后经真空泵10产生的真空压力排入废水废物箱1中,便器8内的污物直接由真空泵10的作用吸入废水废物箱1内,到站后将废水废物箱1内的废物清除。
上述专利均有效改善了列车污水污物处理困难的问题,但专利1中的生化处理系统在尿液积累过多时,内部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会被破坏,使得微生物需要定期更换,致使后期保养麻烦,维护成本高;专利2虽然对污水污物进行了分类收集,但在废水废物箱1中没能及时处理,容易导致废物途中发酵,造成列车内部味道大,且到站排放是通过与站台上的吸污车连接,额外增加了维护成本。
专利1:专利号ZL201120319832.1,授权公告号CN202208297U,发明名称《一种机车整体生化卫生间》;
专利2: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620418589.1,授权公告号CN205675033U,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列车用废水及污物集中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高浓度粪便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标,且维护简单,节约成本的轨道车辆粪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车辆粪便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排水装置、便器组件、真空泵站、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水装置且出口端连接所述真空泵站的第一收集器以及第二收集器,所述便器组件连接所述真空泵站,所述真空泵站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器为车载高浓度MBR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放装置,所述第二排放装置与所述车载高浓度MBR集成装置的出口相连。列车到站后,可通过列车上的第二排放装置直接对经处理过的粪便污水进行排放,免去了以往通过与吸污车对接抽出污水污物的繁琐步骤,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放装置为卷管机,所述卷管机包括由步进电机驱动转动的卡盘、缠绕于卡盘上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固定于卷管机壳体内壁上,以连接所述车载高浓度MBR集成装置的出口,另一端为能伸出卷管机壳体外的自由端。排污时,手动拉出卷管机内的软管,将其延伸至指定地点进行排放,完毕后通过步进电机自动收回软管,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卷管机壳体包括第一腔体、容纳所述软管并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软管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腔体内,便于将卷管机内部器件与外界分离,防止排污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污染卷管机内部器件,以提高机器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侧壁,第二腔体具有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卡孔,第二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软管的自由端由开孔经卡孔置于第一腔体内,所述软管的自由端末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卡孔的末端件,从而防止软管自由端在不使用时从第一腔体内滑落,方便操作者使用时可快速找到软管自由端,从而提高机器的使用方便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还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包括下侧板、与下侧板上端活动连接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上端通过锁定机构与第一腔体连接以封闭第一腔体。采用该装置能确保当需要排放经处理过的污水时,只需将上侧板的锁定机构打开,拉出软管自由端即可进行排放,排放完毕后,收回软管,锁上上侧板,方便快捷,避免了以往需通过站点站车才能排放的问题,节约了成本,使得操作更加简洁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L07‑01B)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