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2227.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庄春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春连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水中 含氧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水产养殖的装置,更详细而言,是用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对养殖、农渔牧产品需求量非常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农渔牧产品短缺的问题,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改良养殖环境及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以往,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采用了药物和化学物质来对抗恶劣的养殖环境,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却衍生了更大更多的潜在问题,让食用这些农渔牧产品的人类健康遭到威胁。
以鱼业养殖为例,我国渔用水质标准规定连续24小时中溶氧量在16小时必需大于5mg/l以上,其余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一般水产养殖业者为提高水中溶氧量,多用水车装置,然而此种方式仅能在池水表面提供溶氧供应,却无法增加池水较底层的溶氧量,故其增氧效果不佳,而且使用碟片旋转水车搅动整池的水,耗费大量能源与电力的负荷量,可想而知,此种方式较不符合经济效益而影响产业养殖成本。
然而,当养殖池水中溶氧量过低时,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维持基础的新陈代谢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鱼类活动能力变弱,摄食能力变差,生长缓慢,池水中需氧分解的有机物不能分解,水质变差滋生有害藻类或有毒物质,造成养殖鱼类易感染病害及带有臭土味,甚至导致养殖鱼类全池泛塘死亡。
有鉴于健康意识的增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不应再采用药物或化学手段,应导向自然手段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一种增加水中溶氧量的自然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的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包括:
一种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包含:
一导引过滤器,其内部设置一多层导引过滤结构;该导引过滤器的第一端连通一供加压水流通的引水管路;该加压水流通过该导引过滤器成为过滤水流;
一增氧释出器,该增氧释出器的第一端与该导引过滤器的第二端连通;该增氧释出器的内部具有一溶氧空间;该增氧释出器的第一端具有一导引该过滤水流进入该溶氧空间成为压降增速水流的压降增速结构;该增氧释出器的侧壁具有一因该压降增速水流而以负压自动吸引外部空气进入该溶氧空间的空气自吸管;该压降增速水流于该溶氧空间中与外部空气混合成为增氧水流;该增氧释出器的第二端具有一将该增氧水流向外释出的释出导板。
更进一步的,该多层导引过滤结构包括数个增速导流板以及充满于该增速导流板之间的过滤件。
较佳的,该过滤件为陶瓷颗粒。
较佳的,该释出导板及该增速导流板均包括一个中心出水口和数个环绕该中心出水口而设置的环形出水口;该中心出水口的直径按照该加压水流的方向为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渐变;该环形出水口在出水端具有一扩径侧壁。
更进一步的,该压降增速结构包括一弧形板及设置于该弧形板中心的至少一通孔;该弧形板以其弧凹面向着该过滤水流。
更进一步的,该增加水中含氧量的装置沉入水中,该空气自吸管连接一空气管路,该空气管路的管端开口伸出水面。
更进一步的,该导引过滤器的第一端是通过一第一连接结构与该引水管路的一分歧管连接;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该导引过滤器第一端的外螺纹柱以及设置于该分歧管的内螺纹段。
较佳的,该分歧管与该引水管路成45度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该增氧释出器的侧壁外部设有至少一供一固定件穿枢定位的固定耳。
更进一步的,该增氧释出器还包含一邻近该释出导板而设置的过滤件。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通水运行时可大量自吸空气,产生大量气泡溶入水中,增加水中含氧量,并使水分子细小化,促进有机物分解,减少或避免有害藻类或有毒物质生成,改善水质,保护鱼类生活的生态水体环境,减少病害,去除鱼类臭土味,增进养殖水产的快速生长。
本实用新型不止应用于水产养殖,更可应用于农产灌溉用水及禽蓄牧业的动物饮用水。农产植物的根部吸收含氧量高的水,可促进根部发育,减少病虫害。而动物饮用高含氧量的水,可增强动物免疫系统,避免疾病传染,减少用药,饲料好吸收,减少排泄物臭味,动物健康有活力成长快且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增速导流板及释出导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增速导流板及释出导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引水管路的分歧管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春连,未经庄春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2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的振动滤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个喇叭口型排污口的循环水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