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机的端盖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0980.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5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镇河;刘明娇;黄浩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阳市现代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机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机的端盖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微电机的端盖包括盖体,盖体具有两条平行直边,在盖体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块和两个电刷嵌槽(左电刷嵌槽和右电刷嵌槽)。电刷则一般包括插臂、电刷臂和碳刷块,电刷臂的一端与插臂的一端连接,并且电刷臂与插臂相垂直,碳刷块则设置在电刷臂的另一端。
受端盖、电刷的结构形态所制约,目前,在微电机的端盖上组装电刷,仍是采用全手工或半自动化的作业,半自动化作业的情况下,将微电机的端盖电刷组装分成几个工段,分别是插电刷工段、紧压电刷工段、第一点胶工段、第二点胶工段等,并采用流水作业,其中虽然采用了一些紧压装置、点胶装置,但是人工介入程度仍很大,在每一个工段上需要一个工人进行相应的操作。目前这种微电机端盖的组装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需要大量人力;(2)、生产效率低;(3)、各工段不紧凑,需要厂房面积大,在当今寸土寸金的社会,无形增加极大的成本。
造成目前微电机端盖无法全自动组装的主要原因是:在微电机输送的过程中,难以对端盖进行准确定位,难以使所有端盖上的电刷嵌槽严格按固定方向排列,在对端盖进行操作时,无法确保端盖不会偏移,因而无法对端盖进行精准的定点操作。
为了解决端盖在输送和操作过程中难以定位、无法确保定点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难题,申请号为201220319974.2的专利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微电机端盖电刷自动组装。
但是上述专利在工作时,会由于机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而产生很大的噪音,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微电机端盖输送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很大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电机的端盖输送机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电机的端盖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端盖理盖装置和端盖分料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上铸钢板,所述上铸钢板的底部固定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的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球形气囊,所述橡胶缓冲垫的底部固定有下铸钢板,所述下铸钢板的底部均匀固定有若干减震簧,所述减震簧的底端固定有铸钢底板,所述铸钢底板的顶面上均匀固定有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缓冲块与所述减震簧交错设置,所述铸钢底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上铸钢板、所述橡胶缓冲垫、所述下铸钢板、所述铸钢底板的长宽尺寸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橡胶缓冲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减震簧压缩到极限时的高度值,且下小于所述机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装置安装完毕后减震簧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为带有止锁机构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至少为固定于所述铸钢底板的底面四角处的四个;
所述上铸钢板、所述下铸钢板、所述铸钢底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耐腐涂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橡胶缓冲垫起到一次缓冲作用,有效的吸收机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同时橡胶缓冲垫内均匀设置的球形气囊增强了橡胶缓冲垫的吸震效果;减震簧的设置,起到了二次缓冲的作用,且减震簧均匀分布于下铸钢板的底面上,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的吸收机架上的机器运作时的局部振动而不会带动其他部位的震动,从而有效的提高生产加工的精度;橡胶缓冲块的设置,起到三次缓冲作用,当机器震动压缩减震簧至缓冲块的高度时,橡胶缓冲块可以将余震吸收,同时对橡胶缓冲块的高度的限定可以保证减震簧不至于被压缩到极限值而受到损伤,可以有效的延长减震簧的使用寿命;带有止锁机构的万向轮方便根据需要移动微电机端盖输送装置并定位于所需定位的位置;上铸钢板、下铸钢板以及铸钢底板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机架的刚度;由上述三重减震机构的设置,有效的吸收了机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从而大大地减弱了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上铸钢板,2、橡胶缓冲垫,3、球形气囊,4、下铸钢板,5、减震簧,6、橡胶缓冲块,7、铸钢底板,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阳市现代服务中心,未经揭阳市现代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0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