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式土地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0084.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江梅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土地 治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土地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土地沙化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过程以耕地风蚀作用和草场风积作用为主。后者以地表覆盖沙层厚度在10厘米以上为标准。堆积的风沙物质多来源于本地区地表的物质,即属于“就地起沙”。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是环境不稳定的正反馈过程。如不采取根本措施,土地风蚀沙化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停止,反而会加剧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罩住沙化的土壤,避免了风将沙子吹起,避免了土壤被风蚀的便捷式土地治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捷式土地治理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呈正方形结构设置,种植槽内部的底面上铺设一海绵层,海绵层内部纵向固定安装一进水管,进水管两端均穿过种植槽的外壁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安装一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均嵌入式设置于种植槽的外壁中,连接法兰的表面与种植槽的表面之间平齐设置,进水管左侧面上开设一个以上的出水孔,出水孔左侧的开口端上均固定安装一出水管,出水管上端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出水头。
作为优选,种植槽位于海绵层的上端铺设一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三颗沙棘树,种植槽的底板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孔。
作为优选,种植槽底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安装一螺杆,螺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一钻头,螺杆上套有一圆环,圆环与螺杆之间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种植槽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成本低,具有可重复使用性,能有效的罩住沙化的土壤,避免了风将沙子吹起,避免了土壤被风蚀,使沙化的土壤能慢慢的板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编码分别为:1为海绵层,2为土壤层,3为沙棘树,4为出水头,5为出水管,6为出水孔,7为种植槽,8为进水管,9为圆环,10为螺杆,11为连接法兰,12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便捷式土地治理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种植槽7,所述种植槽7呈正方形结构设置,种植槽7内部的底面上铺设一海绵层1,海绵层1内部纵向固定安装一进水管8,进水管8两端均穿过种植槽7的外壁延伸至外界,并固定安装一连接法兰11,连接法兰11均嵌入式设置于种植槽7的外壁中,连接法兰11的表面与种植槽7的表面之间平齐设置,进水管8左侧面上开设一个以上的出水孔6,出水孔6左侧的开口端上均固定安装一出水管5,出水管5上端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出水头4,从出水头中排出的水能有效的被海绵层吸收,避免了水的流失。
种植槽7位于海绵层1的上端铺设一土壤层2,土壤层2上种植三颗沙棘树3,种植槽7的底板上开设一个以上的通孔12。
种植槽7底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安装一螺杆10,螺杆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一钻头,螺杆10上套有一圆环9,圆环9与螺杆10之间均螺纹连接;种植槽7 由玻璃钢材料制成,使得种植槽坚固耐用,且玻璃钢的导热系数较低,能有效的避免内部海绵的升温,也避免了水分的蒸发。
工作原理:将多个种植槽之间相抵,并通过固定螺栓将相邻种植槽上的连接法兰固定连接,使得相邻种植槽上的进水管相通,方便了排水,完成后,通过螺杆将种植槽固定于沙化土地上端,直至使得圆环的底面与沙化土地的表面相抵,其中,在沙棘树较小时,需要将圆环向下移动,使得种植槽与沙化土地之间的距离增加,避免了沙化土地的表面与种植槽的底面相抵,也避免了沙化土地上的温度传递到种植槽上,只需通过种植槽将沙化土地罩住,避免了风吹起沙子,在风不能吹起沙子后,沙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板结,当沙棘树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后,旋转圆环,使得圆环向上移动,圆环上移后,种植槽就会下移,直至使得种植槽的底面与沙化土地的表面相抵,通过种植槽能有效的将沙化土地压住,使沙子板结的速度增加,且沙棘树的树根也能扎穿海绵层顺着通孔延伸至外界,直至扎入沙化土地中,再次增加了板结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成本低,具有可重复使用性,能有效的罩住沙化的土壤,避免了风将沙子吹起,避免了土壤被风蚀,使沙化的土壤能慢慢的板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江梅,未经林江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0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泛素羧基端酯酶L1自身抗体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农田耕种土壤修复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