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9660.4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耿国锋;未永斌;陈建波;车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扇形 挡渣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钢铁行业浇注工序使用的扇形包,特别是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了现有的扇形包形状,在离心机浇注的过程中,铁液的流出顺序是由上至下逐层流出。铁液这样的流出顺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铁液表面的浮渣会随铁流流入铸件内部,造成铸造缺陷。2、铁液不能有效的静置,轻质杂质物不能充分上浮。
现在扇形包挡渣技术主要有:1、在扇形包出铁口放置吹渣装置。2、放置保温棉挡渣。3、在出铁口放置滤渣板。这些挡渣技术都没有改变铁液的流出顺序,轻质的杂质物不能有效上浮,并且这些技术也不能保证完全去除浮渣,在浇口放置的滤渣板随着渣子容易把微孔堵塞从而影响出铁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扇形包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它包括:扇形区和出渣区,出渣区在扇形区的上端,其中:在扇形区由依次相连的浇口圆弧、三角直挡板、三角底挡板、包底挡板和扇形挡板组成,在扇形区内还装有挡渣板,浇口圆弧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向出渣区方向凸起的圆弧,挡渣板和扇形挡板均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扇形挡板的圆弧占其所在半径上圆的40°~70°的圆弧,挡渣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为扇形挡板到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半径的1/5~1/3,挡渣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大于扇形挡板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挡渣板在三角底挡板上方的扇形区内,挡渣板的底端距三角底挡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扇形包旋转中心位于出渣区下方,浇口圆弧的半径小于出渣区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包底挡板是连接扇形挡板与浇口圆弧相切的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三角直挡板是与浇口圆弧的圆弧相切的垂直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三角底挡板是连接三角直挡板(8)和包底挡板的直线,该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在扇形区的浇口圆弧、三角直挡板、三角底挡板、包底挡板和扇形挡板内装有耐火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其中:所述挡渣板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可以保证等角速度翻包时任意单位时间段内流出的铁液是等量的,使流出扇形包的铁液得到净化,降低渣块造成的铸造缺陷概率,浇注完成后扇形包中残留铁液尽可能少,不会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扇形包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A‐A处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在图2‐图3中,标号1为挡渣板;标号2为耐火层;标号3为浇口圆弧;标号4为扇形包旋转中心;标号5为扇形挡板;标号6为包底挡板;标号7为三角底挡板;标号8为三角直挡板;标号9为出渣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扇形挡渣板的扇形包包括:扇形区和出渣区9,出渣区9在扇形区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在扇形区由依次相连的浇口圆弧3、三角直挡板8、三角底挡板7、包底挡板6和扇形挡板5组成,在扇形区内还装有挡渣板1,浇口圆弧3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4为圆心的向出渣区9方向凸起的圆弧,挡渣板1和扇形挡板5均是以扇形包旋转中心4为圆心的圆弧,扇形挡板5的圆弧占其所在半径上圆的40°~70°的圆弧,挡渣板1到扇形包旋转中心4的半径为扇形挡板5到扇形包旋转中心4的半径的1/5~1/3,挡渣板1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4的夹角大于扇形挡板5的圆弧与扇形包旋转中心4的夹角。挡渣板1在三角底挡板7上方的扇形区内,挡渣板1的底端距三角底挡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挡渣板1由耐火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9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轮毂高效铸造设备
- 下一篇:高海拔转移熔融金属镁车载抬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