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模具强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8912.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辉;吴邵伟;孙伟;曲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模具 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强脱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原先在制造有倒扣并有环形加强筋的产品的模具时,需采用油缸抽芯或二次开模(后模芯需向下运动进行开模),产品成型周期长,模具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强脱机构,它解决了注塑模具中因产品倒扣及其环形加强筋也倒扣时,现有模具结构复杂如需油缸抽芯或采用二次开模等结构或其他结构的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模具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芯、后模镶件、拉块、旋转块和用于驱动拉块作水平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于拉块上,所述旋转块的顶部位于产品倒扣中,所述拉块上形成有用于限制旋转块最大转动角度的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可靠,简单实用,可以直接实现产品的强脱出模,使模具重量更轻,加工更简单,从而降低了模具成本和维修费用。另外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模具不需要开模或油缸抽芯,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背景技术中现有塑料模具强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产品未拉开状态下);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产品一侧拉开状态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方位词左、右均是以图2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的,以图2的左为左,以图2的右为右,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塑料模具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芯1、后模镶件2、拉块3、旋转块4和用于驱动拉块3作水平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块4转动连接于拉块3上,所述旋转块4的顶部位于产品7倒扣中,所述拉块3上形成有用于限制旋转块4最大转动角度的止挡部8。如图3所示,旋转块4转动一定角度后会与拉块3发生干涉,故旋转块4有最大旋转角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后模芯1、后模镶件2为现有技术,故对其结构及连接关系不作描述,本申请是利用产品7具有一定弹性,如图3所示,当拉块3在驱动机构(如油缸等)驱动下直线水平向左运动时,旋转块4边向左运动边绕旋转点进行旋转,产品7由于具有一定弹性会发生向外的变形,旋转块4将倒扣向外拉开,最后利用顶杆将产品顶出。在此过程中,后模芯1无需向下运动,避免了二次开模,效率高。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8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 下一篇:强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