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548.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蒂莫西弗朗克奥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动态反馈 贴合 硬外壳 内靴 足底 对线 小腿 本实用新型 步态训练 感受位置 功能部位 人体小腿 生物力学 突出部位 外壳材料 行走能力 侧相 对骨 减小 磨损 大脑 压迫 皮肤 配合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包括:硬外壳主体、软内靴,硬外壳主体包括矫形器小腿部分和矫形器足底部分,矫形器小腿部分内部用于与人体小腿后侧相贴合,矫形器足底部分用于与人体足底贴合,软内靴与硬外壳主体的内部贴合。通过添加软内靴与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外壳配合,使得外壳上集中的应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外壳材料的厚度可以适当减少,减轻了整个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的重量,使矫形器与皮肤更加贴合,减轻了对骨性突出部位的压迫,更好的帮助病人维持理想的生物力学对线,让功能部位减少磨损,大脑更好的感受位置,使得正常的对线信息固定在“记忆”中,进行有效的步态训练,从而提高行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形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领域。
背景技术
矫形器是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来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技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是用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和补偿功能缺陷的器械。矫形器的原则是用最小的限制型来稳定符合正常生物力学的骨骼对线。很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对局部关节过度坚强的限制,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新的局部肌肉不平衡。针对当前的矫形器对局部关节压强过大,使关节缺乏稳定性,出现新的局部肌肉不平稳的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以解决现有的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对局部关节压强过大,使关节缺乏稳定性,出现新的局部肌肉不平衡的问题。
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包括:硬外壳主体、软内靴,硬外壳主体包括矫形器小腿部分和矫形器足底部分,矫形器小腿部分内部用于与人体小腿后侧相贴合,矫形器足底部分用于与人体足底贴合,软内靴与硬外壳主体的内部贴合。
进一步的,软内靴为L形结构,软内靴底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预留人体脚趾空间,软内靴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硬外壳主体上端外表面设置第一尼龙搭扣,第一尼龙搭扣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钉与硬外壳主体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矫形器小腿部分与矫形器足底部分相接部位设置有第二尼龙搭扣,第二尼龙搭扣两端通过第二固定钉固定在硬外壳主体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矫形器足底部分前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软内靴的第三尼龙搭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包括:硬外壳主体、软内靴,硬外壳主体包括矫形器小腿部分和矫形器足底部分,矫形器小腿部分内部用于与人体小腿后侧相贴合,矫形器足底部分用于与人体足底贴合,软内靴与硬外壳主体的内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矫形器靠内靴和外壳的共同作用,提供局部相对弹性的限制,可以更好地帮助病人在维持整体生物力学对线稳定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步态训练。本发明设计的动态反馈型踝足矫形器内靴与外壳有机配合使得外壳上的应力集中大大减小,因此可以使用厚度较薄的外壳材料,从而减轻矫形器的重量,有效的利用三点力系统;减少对骨性突出部位的压迫;适配良好,与肢体尽量完全接触。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图1中:
1、硬外壳主体;2、软内靴;3、矫形器小腿部分;4、矫形器足底部分;5、第一尼龙搭扣;6、第二尼龙搭扣;7、第三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