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07196.5 | 申请日: | 201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艳伟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6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切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弯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弯箍机是对钢筋作业的一种加工工具,它能自动完成钢筋的矫直、定尺、弯曲成型和切断等工序,加工能力非常全面。
授权公告号为CN 102078905B,专利号为20111000704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弯箍机,包括机架、调直机构、牵引机构、切断机构和回送弯曲机构;上述机构从前往后连接顺序依次为:调直机构、牵引机构、切断机构、回送弯曲机构。但是在使用时,钢筋弯箍制作完成后,回送弯曲机构需要回缩离开钢筋弯箍,牵引机构将钢筋弯箍整体拽回,在钢筋弯箍的切断处由切断机构切断;这样繁琐的步骤会导致加工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发明一种加工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钢筋弯箍切断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钢筋弯箍切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包括机架、切断油缸和电动机,所述机架前端固定有固定切刀;所述固定切刀左端安装有钢筋固定架;所述机架后方横梁上固定有涡轮减速机;所述涡轮减速机上方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涡轮减速机前端安装有弯箍传动轴;所述弯箍传动轴前端焊接有弯箍工作台;所述弯箍传动轴上安装有电磁伸缩器;所述电磁伸缩器前端安装有弯箍工作架;所述涡轮减速机后端安装有切断油缸;所述切断油缸前端连接有切断传动轴;所述切断传动轴前端安装有移动切刀。
所述弯箍工作架穿过弯箍工作台。
所述切断传动轴穿过涡轮减速机、弯箍传动轴和弯箍工作台。
所述弯箍工作台和机架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弯箍切断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将切断机构和弯曲机构设计成一个装置,在弯箍完成后直接切断,减少了弯曲机构回缩、牵引机构将钢筋弯箍整体拽回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图中,1、钢筋固定架;2、固定切刀;3、弯箍工作台;4、移动切刀;5、弯箍工作架;6、切断传动轴;7、电磁伸缩器;8、弯箍传动轴;9、涡轮减速机;10、电动机;11、切断油缸;10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钢筋弯箍切断装置,在机架100前端焊接钢筋固定架1,在钢筋固定架1右面安装固定切刀2;在机架100后方横梁上固定涡轮减速机9,涡轮减速机9上面安装有电动机10,涡轮减速机9前端安装有弯箍传动轴8,在弯箍传动轴8前端焊接弯箍工作台3;在弯箍传动轴8上安装电磁伸缩器7,在电磁伸缩器7前端安装弯箍工作架5,弯箍工作架5穿过弯箍工作台3;在涡轮减速机9后端安装切断油缸11,在切断油缸11前端连接有切断传动轴6,在切断传动轴6前端安装有移动切刀4,切断传动轴6穿过涡轮减速机9、弯箍传动轴8和弯箍工作台3;弯箍工作台3和机架100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施方案中,矫直的钢筋穿过钢筋固定架1和固定切刀2,到达弯箍工作架5处,此时电动机10带动涡轮减速机9转动,涡轮减速机9通过弯箍传动轴8传输动力,带动弯箍工作台3和弯箍工作架5一起转动,钢筋在固定切刀2右端和弯箍工作架5的夹持受力下弯曲,当弯箍完成后,切断油缸11推动切断传动轴6,切断传动轴6带着前端的移动切刀4一起上前运动,配合固定切刀2将钢筋切断。
在弯箍过程中可以通过电磁伸缩器7控制弯箍工作架5收回,弯箍工作架5收回后转动一定角度的弯箍工作台3,然后伸出弯箍工作架5,这样可以控制弯箍工作架5在钢筋的上方或者下方,从而实现不同的弯箍方向。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弯曲机构回缩、牵引机构将钢筋弯箍整体拽回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艳伟,未经谢艳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