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子终端自动翻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6620.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婉榕;潘越;吴欣怡;童圣博;郑弘毅;李悦欣;安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婉榕;潘越;吴欣怡;童圣博;郑弘毅;安夏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G06F3/04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 终端 自动 翻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终端语音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定义语音命令的电子终端自动翻页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由于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存储和携带的便捷性,很多人逐渐放弃使用过去的纸质版的书籍阅读,改为使用功能强大、方便易携的电子书阅读,包括kindle等电纸书、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终端的控制方式越来越多,最初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来进行控制终端,后来触屏技术的出现,用户可以使用手指在终端的屏幕上来进行操控。例如,当用户阅读电子书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电子屏幕上滑动,然后智能终端确定出手指滑动的轨迹,根据滑动的轨迹获取电子书操作控制指令,电子书根据获取的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翻页操作,如此用户实现利用触屏技术来控制电子书的翻页操作。
然而,很多人阅读的时间往往是晚上,尤其是睡觉前。现有的触屏技术需要用户使用手指在终端的屏幕上来实现电子书操作控制,控制电子书还不够便捷,控制效率低下。当人们躺在床上时,往往懒得去用手一页一页的去滑动电子书的屏幕,而且在滑动时还会导致屏幕所连支架的晃动,影响读书效率。这一大问题对广大的电子书阅读者产生了巨大的不便,而且在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人们在阅读电子书或纸质书的时候获得便利,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具有语音控制翻页功能的装置。通常这些装置可以提供固定的一些词控制装置进行翻页。然而语音识别技术的一些缺陷被忽视了,即语音识别的识别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一个词条,比如“上一页”和“下一页”两个命令词,它们可能有些人可以很好的被识别,而部分人可能永远无法被识别到这两个词,因此,为用户提供可以自定义控制词条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即用户可以尝试设置不同的控制命令,再选取对自己的声音识别效果最好的词作为控制命令。
基于更好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带有自定义语音命令的电子终端自动翻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终端自动翻页装置,包括:
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放置所述智能电子终端;
翻页操控盒3,所述翻页操控盒3位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
两个机械操纵臂,所述机械操纵臂连接在所述翻页操控盒3上;
所述翻页操控盒3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解析判断其对应的语音指令,来控制机械操纵臂进行翻页操作。
优选的,所述翻页操控盒3包括硬件外壳301,以及设置在所述硬件外壳301内的电路底板302,在所述电路底板302上还设置有语音识别控制模块1。
优选的,所述电路底板302上设置有左舵机304和右舵机305,所述左舵机304和右舵机305与所述机械操纵臂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机械操纵臂进行翻页操作。
优选的,所述电路底板302上还设置有充电USB接口306和充电电池303。
优选的,在所述硬件外壳301上还设置有麦克风6,所述麦克风6与所述电路底板302连接,所述麦克风6将用户的语音信号传递给所述语音识别控制模块1。
优选的,所述支架2上具有放置所述智能电子终端设备的容置槽,所述机械操纵臂的端部设置有电容笔头5,所述电容笔头5用于点击电子屏的相应位置以进行翻页操作。
优选的,所述机械操纵臂为金属可定型软管4,所述电容笔头5设置于所述金属可定型软管4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语音控制的翻页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用户通过非接触的方法,通过语音控制机械臂,是非常友好的交互方式;
2)用户可以自定义的语音控制命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语音控制命令,方便、自然的通过语音控制机械臂翻页;
3)通过收集一个覆盖多地口音或不同音调的语料库,利用该语料库训练声学模型;再利用用户提供的命令词生成相应的解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页装置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页装置的语音识别控制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婉榕;潘越;吴欣怡;童圣博;郑弘毅;安夏,未经何婉榕;潘越;吴欣怡;童圣博;郑弘毅;安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6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传输式MWD/LWD远程数据处理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软件程序编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