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6186.X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廖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家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55 | 分类号: | H03K17/95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感应 传感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指一种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互电容检测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非常接近,可以使用现有成熟技术移植到互电容式触摸屏检测领域,容易设计出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产品,但是其设计难度较大,并且芯片成本较高。而自电容检测技术,实现简单,成本较低,但时域检测时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产品性能较低。
现有的采用自电容检测技术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中,上电后MCU芯片会自动学习周边环境的电容值,通过MCU芯片内部ADC检测电压的改变,从而输出高电平信号,判别人体触摸或靠近。但是,如果在上电前人体就接触或者接近PAD,则无法判断,容易出现错误触发;如果在上电后人体再接触或者接近PAD,为了维持判断的准确性,需要一直上电,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原有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外围电路,解决在自电容检测技术中错误触发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包括单按键触摸开关芯片U1、单刀双掷电子开关芯片U2、金属PAD,所述芯片U1的OUT端通过电阻R2与MCU芯片的GPIO2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VDD端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HLD端通过上拉电阻R3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 OLH端通过上拉电阻R5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TCH端通过电阻R4与芯片U2的A/COM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B0/NC端连接参考电容C3,所述金属PAD与芯片U2的B1/NO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S/IN端与MCU芯片的GPIO1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VCC端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芯片U1的TCH端通过电容C2接GND端,VDD端通过电容C1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芯片U2的S/IN端通过电阻R1接GND端,VCC端通过电容C4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GPIO1端、GPIO2端、GPIO3端电平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通过参考电容C3进行自我校准,从而判断是否在上电前就有人体接触或靠近PAD,避免错误触发,电路简单,实用性强,系统不需要长时间上电,芯片不会长时间工作,降低功耗,解决了自电容检测技术中错误触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人体感应传感器,包括单按键触摸开关芯片U1、单刀双掷电子开关芯片U2、金属PAD,所述芯片U1的OUT端通过电阻R2与MCU芯片的GPIO2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VDD端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HLD端通过上拉电阻R3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 OLH端通过上拉电阻R5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TCH端通过电阻R4与芯片U2的A/COM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B0/NC端连接参考电容C3,所述金属PAD与芯片U2的B1/NO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S/IN端与MCU芯片的GPIO1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VCC端与MCU芯片的GPIO3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通过参考电容C3进行自我校准,从而判断是否在上电前就有人体接触或靠近PAD,避免错误触发,电路简单,实用性强,系统不需要长时间上电,芯片不会长时间工作,降低功耗,解决了自电容检测技术中错误触发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芯片U1的TCH端通过电容C2接GND端,VDD端通过电容C1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芯片U2的S/IN端通过电阻R1接GND端,VCC端通过电容C4接GND端。
具体地,所述GPIO1端、GPIO2端、GPIO3端电平保持一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芯片U1可以采用JR9801B芯片、CT8223芯片或QM301芯片,芯片U2可以采用BCT4157芯片或SGM3157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家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家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6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