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筒式多工位排湿茶叶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322.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明;周为;曹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神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2 | 分类号: | F26B11/02;F26B11/04;F26B23/00;F26B25/06;F26B25/16;F26B2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23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筒式多工位排湿 茶叶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筒式多工位排湿茶叶干燥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茶叶干燥机一般为立方体式的干燥箱,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只能以静止状态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的湿气蒸腾而上,排湿气速度慢、干燥效率低,还往往造成茶叶的含水率不一致,对茶叶成品的品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排湿干燥、且可使茶叶含水率更加一致的转筒式多工位排湿茶叶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筒式多工位排湿茶叶干燥机,包括机架和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内的干燥筒,所述外壳和干燥筒之间还设有一圈发热体,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一进茶口,所述进茶口延伸入所述干燥筒内,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一驱动电机,干燥筒朝向进茶口的一端通过转环与所述外壳相转动连接,干燥筒的另一端设有一贯穿所述外壳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并通过传动链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多排排气通道,所述外壳的两侧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机架的两立柱相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设置于所述立柱内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机架的背部还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一滑槽,所述外壳通过限位柱与所述滑槽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六边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的两侧还各设有一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进茶口上还旋合有一端盖。
进一步地,两所述立柱中的一根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茶叶干燥过程中,干燥筒不断旋转翻动茶叶,且外壳在传动轴的带动下做前后间歇摇摆动作,使茶叶更加均匀的受热,茶叶蒸腾出的水蒸气随排气通道快速排出,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茶叶含水率一致;同时,由于机体可在机架上做上下摆动,进茶和出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转筒式多工位排湿茶叶干燥机,包括机架1和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外壳2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2内的干燥筒3,所述外壳2和干燥筒3之间还设有一圈发热体4,所述外壳2的一端设有一进茶口5,所述进茶口5延伸入所述干燥筒3内,所述外壳2的另一端设有一驱动电机6,干燥筒3朝向进茶口5的一端通过转环7与所述外壳2相转动连接,干燥筒3的另一端设有一贯穿所述外壳2的转轴8,所述转轴8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2上并通过传动链10与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外壳2上还设有多排排气通道11,所述外壳2的两侧通过传动轴12与所述机架1的两立柱相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2与设置于所述立柱内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机架1的背部还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一滑槽13,所述外壳2通过限位柱14与所述滑槽13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为六边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11的两侧还各设有一护栏15。
进一步地,所述进茶口5上还旋合有一端盖16。
进一步地,两所述立柱中的一根上还设有控制面板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神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松阳县神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