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产物实现厂内资源化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2568.5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季献华;李武林;李宽;曾振国;王辰;郭涛;石亮亮;刘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F11/46;C01F11/18;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4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产物 实现 资源 处置 脱硫 废水 排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副产物实现厂内资源化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法产生的脱硫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l-、SO42-、Na+、Ca2+、Mg2+,是典型的高盐、高硬度废水。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大多采用“软化+深度处理”工艺路线。由于脱硫废水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软化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沉淀物,预处理过程将产生大量污泥。这部分副产物成分复杂,利用价值低,只能作为固废处置,污泥处置成本约50~130元/吨废水,导致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成本高昂。
深度处理工艺中产出的混合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盐没有市场可以消纳,也只能作为固废填埋。脱硫废水蒸发结晶产生的混合废盐量25~50kg/吨废水,填埋成本约50~100元/吨废水,同时,由于无机盐的溶解性非常强,填埋也具有一定风险。
由此可见,目前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只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零排放系统产生的大量固废,只能填埋处理,不仅大幅增加系统运行成本,而且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没有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不符合零排放项目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副产物实现厂内资源化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将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产出的副产物,按照不同组分分离开,并与电厂原有水处理系统相结合,化废为宝,实现副产物厂内资源化利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副产物实现厂内资源化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系统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系统:
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石膏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旋流器和回流水箱,所述脱硫塔与所述石膏旋流器连接,所述石膏旋流器下方设有真空皮带脱水机,所述石膏旋流器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均连接有回流水箱,所述回流水箱连接有废水旋流器;
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原水池、一级反应箱、一级澄清器、二级反应箱、二级澄清器和清水箱,所述原水池输入端连接有废水旋流器,所述二级澄清器底部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还连接有泥箱;
所述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超滤、pH调节箱、纳滤、纳滤水箱、反渗透、浓水箱和浓盐水电解质次氯酸钠装置,所述超滤的输入端与清水箱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水箱中的一部分废水泵送回脱硫塔,另一部分通过废水旋流器分离后排出烟气脱硫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澄清器中的污泥泵送至真空皮带脱水机。
进一步的,所述泥箱中的泥饼与反渗透产水混合后泵送至脱硫塔。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的排污、纳滤浓水均连接至原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浓盐水电解质次氯酸钠装置输出的次氯酸钠溶液连接至冷却水系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产出的副产物,按照不同组分分离开,并与电厂原有水处理系统相结合,化废为宝,实现副产物厂内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水零排放副产物处置费用,还可以通过副产物营收来降低项目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2)采用二级软化澄清工艺,一级反应澄清的污泥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和氢氧化镁,与脱硫塔底部沉淀物混合后在真空皮带脱硫机脱水,形成石膏外售。二级反应澄清的污泥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反渗透产水搅拌条件下混合后,作为脱硫剂泵送至脱硫塔;
(3)反渗透浓盐水通过电解制次氯酸钠工艺制成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杀菌消毒剂加入到冷却水系统,防止冷却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副产物实现厂内资源化处置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废水零排放预处理系统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2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