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751.3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泽城;蔡良照;闫海姣;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标识 眩光 玻璃 盖板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还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玻璃盖板上面都是平整的LOGO,手感也相当平凡,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动,整体效果非常平凡无奇,在现代市场上还没有出现LOGO上面具有3D立体效果。
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光污染特别严重,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很影响视觉效果,因此必须加工一层防眩光层来进行改善。目前,市场上大多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贴膜或喷涂的溶剂工艺,或者蚀刻的工艺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达到防眩光效果。但是喷涂和贴膜防眩光层工艺方面存在一些不稳定问题,例如,制备的防眩光层容易脱落等,刻蚀工艺制备的防眩光层的表面参数不容易控制,上述工艺做出的产品不是品质不稳定,就是工艺复杂,尤其在当前手机市场非常不好的环境下,质量问题和加工成本是更需要控制。
因此,如何使得玻璃盖板上的标识具有立体效果,同时玻璃盖板能够防眩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使得玻璃盖板上的标识具有立体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眩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包括:
玻璃基底;
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正面的通过刻蚀形成的防眩光层以及立体标识。
优选的,在上述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中,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背面的保护膜。
优选的,在上述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中,所述玻璃基底为经过高温环境下的压制塑形以及冷却定型而形成的立体玻璃基底。
优选的,在上述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中,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范围为0μm-5μm,不包括端点值0μm。
优选的,在上述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中,所述立体标识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底;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正面的通过刻蚀形成的防眩光层以及立体标识。经过对玻璃基底的刻蚀,光滑的玻璃基底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结构,可以实现将光由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减弱对眼睛的干扰,提高防眩光效果。此外,利用保护膜对玻璃基底表面的标识图案进行保护,从而使标识图案不被蚀刻,厚度不会有所变化,其它部位被刻蚀,厚度减小,标识图案和周围刻蚀的部分形成厚度差,形成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具有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立体标识的防眩光玻璃盖板,包括:
玻璃基底03;
设置于所述玻璃基底03正面的通过刻蚀形成的防眩光层02以及立体标识图案01。
其中,利用蚀刻工艺来制备防眩光层02,具体的,玻璃基底03在酸性混合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之后玻璃基底03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使得在表面反射出来的反射光不定向,实现将光由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减弱对眼睛的干扰,减少了光污染,避免影响视觉效果。为了使得玻璃基底03表面反射率不一致,通过调整不同反应处理时间得到不同粗糙度的防眩光层02,防眩光层02的反射情况不同,光学参数不同,防眩光的程度不同,均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草复合饮品配方
- 下一篇:一种苦荞低脂低糖核桃乳饮料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