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蜂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681.1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葛寿祥;曾滔;周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贝纳(杭州)毛纺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2;B32B27/12;B32B27/38;B32B27/20;B32B27/06;B32B3/12;B32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蜂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蜂窝板。
背景技术
因塑料蜂窝板有着重量轻、强度高、不怕水、不怕潮、保温、隔音、耐腐蚀、耐酸碱盐、耐菌耐霉、无毒无害、可再生环保、能量吸收、抗冲击吸震等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船艇、客车厢体、厢式汽车厢体、玻璃钢、大型储藏罐、建筑用材、高档装修材料、身体保护用品、移动房屋、房车、移动公厕、冷冻/冷藏展示柜等等制造业中。
普通的蜂窝板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PP等制成,其易燃且易产生静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经久耐用、轻质的复合蜂窝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蜂窝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蜂窝层、第二预氧化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所述第一预氧化纤维层和第二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2-0.8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均为0.8-1.2mm,所述蜂窝层的材料为再生PP。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的材料为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5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均为1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mm。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中玻璃纤维体积占比为50-55%。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蜂窝板用材环保,高强度、轻质、阻燃、抗腐蚀、抗静电,可用于室内室外装饰,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1、第一预氧化纤维层;2、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3、蜂窝层;4、第二预氧化纤维层;5、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蜂窝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预氧化纤维层1、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2、蜂窝层3、第二预氧化纤维层4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5;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5mm,第二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0.8mm,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蜂窝层的材料为再生PP。
实施例2:
一种复合蜂窝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蜂窝层、第二预氧化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5mm,第二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0.8mm,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蜂窝层的材料为再生PP。
实施例3:
一种复合蜂窝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蜂窝层、第二预氧化纤维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第一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第二预氧化纤维层的厚度为0.8mm,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mm,第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mm,所述蜂窝层的材料为再生PP。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贝纳(杭州)毛纺染整有限公司,未经华贝纳(杭州)毛纺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