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259.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允凡;魏拓;曹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088;H02H7/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性 车载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
背景技术
汽车上功能各异的车载电器在人们通过汽车代步获得便利的同时,给人们以更舒适便捷的驾车、乘车体验。许多车载电器需要220V正弦交流电供电,而车内电瓶只能提供直流稳压电,因此需要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将低电压升高至220V高电压,使车载电器能够正常运行。在国外,由于汽车的普及率较高,车载逆变电源也随之广泛使用,外出工作、旅游时可连接蓄电池给车载电台、空调系统等各种电器、工具供电。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私家汽车已不是稀有物品。车载逆变电源也逐渐普及。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车载逆变电源忽略安全性,使用时容易烧坏电路甚至引起火灾,并且损耗大效率低,浪费能源。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求更多更高效、便捷的车载逆变电源,同时兼顾安全性,给车内的人更舒适便捷和放心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旨在解决车载电器供电损耗大、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包括:功率主板、PWM驱动模块、升压模块和保护模块;所述升压模块、PWM驱动模块和保护模块分别接入功率主板,外接的直流电源接升压模块、PWM模块和功率主板以供电,并且接保护模块以获得反馈,所述功率主板输出接负载。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所述功率主板主要包括单相桥式电路,所述单相桥式电路主要包括第八芯片CMX639,四个场效应管BSV81,一个电容C1,以及若干电感和电阻;所述第一、第三场效应管Q1、Q3漏极相接,并与升压模块的SG3525芯片的13、15脚相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栅极接第一电阻R1,源极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漏极和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栅极接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源极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五电阻R5、第一电感L1和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并与PWM驱动模块的芯片U1A、U1B、U1C、U1D的3、4脚相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源极接第四电阻R4,栅极接第四电阻R4另一端,漏极接第三场效应管Q3源极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源极接第二电阻R2,栅极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接第一电容C1、第六电阻R6,并与保护模块的第三十八电阻R38相接,所述第二电感L2另一端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接第八芯片CMX639:U8的23脚,所述第八芯片U8的24脚接第七电阻R7,1-22脚不接,所述第七电阻R7另一端与输出负载相接。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高安全性的车载逆变电源,所述PWM驱动模块包括H桥驱动电路,主要包括四个光耦合器TPL250:U1A、U1B、U1C、U1D,还包括若干电阻和电容;所述光耦合器U1A、U1B、U1C、U1D均1、2脚相接,3、4脚相接,6、7脚相接,所述光耦合器U1A、U1B、U1C、U1D的1脚分别接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电阻R8、R9、R10、R11,5脚分别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容C2、C3、C4、C5,8脚分别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容C2、C3、C4、C5的另一端,所述光耦合器U1A、U1C的5脚分别接第一、第二二极管D1、D2的负极和第六、第七电容C6、C7的正极,8脚分别接第六、第七电容C6、C7另一端,所述光耦合器U1A的6脚接并联的第十二、第十三电阻R12、R13,所述光耦合器U1B的6脚接并联的第十四、第十五电阻R14、R15,所述光耦合器U1C的6脚接并联的第十六、第十七电阻R16、R17,所述光耦合器U1D的6脚接并联的第十八、第十九电阻R18、R19,所述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第十九电阻R13、R15、R17、R19另一端分别接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D1、D2、D3、D4负极,所述第十二、第十四、第十六、第十八电阻R12、R14、R16、R18分别接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D1、D2、D3、D4正极,所述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电阻R8、R9、R10、R11与直流电源相接,所述第一、第二二极管D1、D2正极也与直流电源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PU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挡水板及一种电蒸柜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