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230.8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米光明;白建盛;崔建平;张雨;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泰杰地能干热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0 | 分类号: | F24T10/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井下 换热室 能干 树状 多点 系统 | ||
1.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它包括换热管组(1)、换热井(2)、分离板(3)和换热室(4),所述换热管组(1)包括换热管(11)和换热封装套管(12),换热井(2)包括主井(21)和副井(22),其特征在于:
由碳纤维和钛镍金属丝混纺编制成空心换热管单体,内径由大到小的多根换热管单体由内向外套设在一起形成换热管(11),相临两层换热管单体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换热封装套管(12)侧壁设置有空腔,换热管(11)封装于换热封装套管(12)的空腔中,若干根封装后的换热封装套管(12)环抱呈圆柱体,形成换热管组(1),换热管组(1)外包裹有包覆层(15);换热封装套管(12)内壁设置有注液管(14),注液管(14)延伸至换热封装套管(12)底部,注液管(14)与换热封装套管(12)一体成型,换热封装套管(12)内壁顶部还设置有抽液管(13);
所述主井(21)竖直设置于地表内,主井(21)底部设置有分离板(3),主井(21)下底面与若干副井(22)连通,所述副井(22)由竖井(221)、斜井(222)、水平井(223)组成,竖井(221)、斜井(222)与水平井(223)首尾相接,根据地热能实际储量分别设置每一副井(22)中水平井(223)的角度与深度,副井(22)尾端设置有换热室(4),换热室(4)为密闭空心腔体,腔体内壁均设置有磁化钢板,副井(22)与换热室(4)连通;换热管组(1)设置于主井(21)内,换热管组(1)经分离板(3)分离后,换热管(11)分别延伸至相应副井(22)中;所述主井(21)与副井(22)内壁均设置有护井套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3)包括分离板基座(31)、分离切片(32)与导向板(33),分离切片(32)竖直设置于分离板基座(31)上表面上,分离切片(32)刃口向上,分离板基座(31)上位于分离切片(32)之间设置有换热管通过孔(34),导向板(33)设置于换热管通过孔(3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抽液管(13)汇集成主抽液管,主抽液管出水口与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井套管(23)的材质为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镍金属丝中钛与镍的质量比为:WTi%:WNi%=(44~46)%:(54~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井下换热室的地能干热岩树状多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4)的体积为10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泰杰地能干热岩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泰杰地能干热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2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太阳能跟踪蓄热系统
- 下一篇:加热/制冷模式的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