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的导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027.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车床 导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车床的导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零件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精密数控车床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微米级的要求,其精密车削加工除要求工作台具有亚微米级的重复定位精度外,还有有微量进给,普通机床通常采用滚动导轨和普通滑动导轨,而在精密的加工中,普通导轨对于机床精度有较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是振动与摩擦的问题。刚体接触的导轨几乎总是处于变载荷受载,会产生较大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其次是摩擦问题,长时间刚体接触的导轨相互滑动会产生磨损与热量,使导轨面损坏和产生热形变,传统的静压导轨存在油膜不均匀,低速产生爬行、波纹和振纹现象,同时在稳定性上有所欠缺,同时传动的导轨采用连轴器带动滚珠丝杠驱动,存在一定的机械传动误差,申请号201310655976.8,专利名称为: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精密传动液体静压导轨,该专利提供的解决方案利用了结构封闭式和力封闭式静压导轨的特点,该专利的缺点是,无法很好的实现油压的输入的控制,单直线电机很难适应较大的工作载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车床的导轨装置,能够通过直线电机完成导轨的稳定传动,通过特殊的油分器,使油膜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床的导轨装置,包括导轨底座和滑动导轨座,且所述导轨底座包括底盘和侧柱,所述侧柱安装在底盘两侧,所述侧柱顶部安装有第一导块,所述滑动导轨座底部通过导轨固定件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且所述第一导块嵌入滑动导轨座和第二导块形成的内槽中,所述第一导块底部和第二导块顶部表面贴合处设有压油腔,所述第二导块底部连接有第三导块,且所述第三导块底部贴合底盘上表面,且通过导轨固定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第二导块底部和第三导块贴合处设有底撑油腔;
所述滑动导轨座顶部两侧均设有上输油口和下输油口,所述上输油口和下输油口连接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连接有输油管,且所述输油管在滑动导轨座中成倒U型排布,所述下输油口的输油管连通第一导块和滑动导轨座贴处,所述上输油口的输油管延伸入第二导块内部连接有菱形腔,且所述菱形腔中间设有菱形分油块,所述菱形分油块其他三个顶角分别设有分油口,且所述菱形分油块顶部和底部的分油口分别连接有压油腔和底撑油腔;
所述滑动导轨座底部中间安装有次级隔板,且所述次级隔板通过中间隔板分成两个腔室,所述次级隔板的腔室内安装有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直线电机次级下表面连接有直线电机初级,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底部连接有电机固定底座,且所述电机固定底座安装在底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油腔和底撑油腔表面设有梯子形状的油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电机次级和次级隔板通过导轨固定件固定在滑动导轨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作用的导轨固定件采用不同型号,相同形状和功能作用的导轨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固定底座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矩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块左侧底部和第二导块贴合处设有矩形的溢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双直线电机承载的滑动导轨座能完成更及时的相应和高精确的精度给进,再通过均匀的油路分布,使得导轨在整体上实现稳定和减小摩擦力的损耗;
在通电工作的状态下,通过次级隔板对双直线电机形成五自由度限制,使得双直线电机达到精准的直线运动控制,使得直线电机次级和直线电子初级保持一定间隙运动,从而带动滑动导轨座的直线运动,双直线电机使得导轨内部的垂直方向形成高封闭结构,导轨内充满油时,直线电机次级和初级的磁力吸附,反作用于电机固定底座和直线电机初级之间的油膜厚度,从而提高油膜的刚度,防止导轨出线“漂移”现象;
通过同时向上输油口和下输油口进行输油,通过输油管将油漫入导轨的间隙,从而使得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之间的间隙充满油,使得导块之间保持很好的浮动性,从而减小导块之间的摩擦和压力损耗,通过第二导块中设有的菱形分油块和分油口,将油均匀的渗入第一导块和第二导块之间的压油腔和第二导块和第三导块之间的底撑油腔,通过油腔内的梯子形状的油腔槽,使得油在油腔槽内形成均匀的油面,同时保持第二导块的滑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腔槽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工匠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涂一体式彩钢瓦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数控雕铣机的导轨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