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直流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99786.8 | 申请日: | 201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方绍林;吴先财;贝国生;杨忠;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23/02 | 分类号: | H02K23/02;H02K5/14;H02K1/26;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直流电机 | ||
1.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直流电机包括风叶(101)、后端盖(102)、碳刷组件(103)、电机转子(104)、机壳(105)、磁钢(106)及前端盖(107);
所述碳刷组件(103)包括碳刷固定板(1031)及碳刷装置(1032),所述碳刷装置(1032)共有两个,该两个碳刷装置(1032)对称固定连接于碳刷固定板(1031)的一个端面的两头,该碳刷固定板(1031)的另一个端面同轴匹配固定于后端盖(102)上;
所述电机转子(104)包括转子轴(1041)、换向器(1042)、后端板(1043)、转子铁芯(1044)、前端板(1045)及转子漆包线(1046);所述后端板(1043)及前端板(1045)匹配安装于转子铁芯(1044)的两个端面上,且该后端板(1043)、转子铁芯(1044)及前端板(1045)三者同轴匹配固定套接于转子轴(1041)上;所述换向器(1042)同轴匹配固定套接于转子轴(1041)上且安置于靠近后端板(1043)处;所述转子漆包线(1046)匹配安装于转子铁芯(1044)的嵌线槽内;
所述风叶(101)匹配安装于后端盖(102)的末端,且该风叶(101)与电机转子(104)的转子轴(1041)的末端相匹配固定套接;所述磁钢(106)的形状为与机壳(105)的内孔相匹配的弧形板,该磁钢(106)共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机壳(105)的内孔中;机壳(105)通过螺杆固定卡接于后端盖(102)及前端盖(107)之间;所述电机转子(104)同轴匹配套接于机壳(105)的内孔中,且该电机转子(104)的转子轴(1041)两端通过两个滚珠轴承匹配固定于后端盖(102)及前端盖(10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装置(1032)包括碳刷固定壳(10321)、碳刷(10322)及引线(10323);所述碳刷(10322)设置于与之相匹配的碳刷固定壳(10321)内,该碳刷固定壳(10321)固定卡接于碳刷固定板(1031)上;碳刷(10322)面朝电机轴心的一端与换向器(1042)的一个挂钩相匹配接触,该碳刷(10322)背离电机轴心的一端与引线(10323)相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固定壳(10321)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插入式卡脚,所述碳刷固定板(1031)上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且与该碳刷固定壳(10321)上的插入式卡脚相匹配的卡接孔;碳刷固定壳(10321)与碳刷固定板(1031)之间通过插入式卡脚插入卡接孔中相匹配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装置(1032)还包括平面涡卷弹簧(10324);所述碳刷(10322)在碳刷固定壳(10321)内通过平面涡卷弹簧(10324)的弹性预紧力与换向器(1042)的挂钩相匹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固定板(1031)与后端盖(102)之间设置有与碳刷固定板(1031)相匹配的绝缘槽纸(1033);该碳刷固定板(1031)通过铜铆钉与后端盖(102)相匹配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044)的嵌线槽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转子槽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7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式立方挖泥抓斗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主导航船的池底水质改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