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625.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飞;陆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3/021;F01N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汽车 消音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保有量的增长,在方便了人们日程生活的同时,也对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汽车噪声已经成为城市噪声的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排气噪声,它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控制汽车排气噪声主要是通过合理组织气缸内混合气的燃烧方式和设计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消声器。目前,实现降低汽车排气噪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排气消声器。为了达到消声器最佳的消声性能,同时又保证尽可能少的功率损失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减小排气噪音,机动车普遍采用消音排气管,汽车消音排气管是一个及其成熟产品,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几十年几乎没有改变,现急需一种结构新颖、价格低廉且较一般消音产品的消音效果更好的消音排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包括外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内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内管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左往右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气管从左往右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一隔板后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位于第一腔室的进气管外壁设有螺旋分布的第一散热片,位于第二腔室的进气管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气管从右往左穿过第三腔室和第二隔板后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腔室的出气管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起到减震作用的弹簧。消音棉为耐高温和消音效果好的玻璃棉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腔室安装有提高散热性能的风扇,风扇连接有驱动风扇工作的电机,电机与汽车电路电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管外表面包裹有消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气管的出口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管外壁垂直设有第二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汽车尾气进入进气管后通过第一散热片和风扇的配合作用,散去大量热量,然后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通孔流动,最后从出气管排出,过滤网过滤掉杂质,保护环境;外管和内管之间连接的弹簧起到减震作用,外管包裹的消音棉起到消音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进气管,4.出气管,5.第一散热片,6.风扇,7.电机,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弹簧,11.消音棉,12.过滤网,13.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包括外管1、设置在外管1内腔的内管2、进气管3和出气管4,内管2内腔通过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从左往右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进气管3从左往右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一隔板8后与第二隔板9固定连接,位于第一腔室的进气管3外壁设有螺旋分布的第一散热片5,位于第二腔室的进气管3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出气管4从右往左穿过第三腔室和第二隔板9后与第一隔板8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腔室的出气管4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外管1和内管2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起到减震作用的弹簧10。
第一腔室安装有提高散热性能的风扇6,风扇6连接有驱动风扇6工作的电机7,电机7与汽车电路电联接;外管1外表面包裹有消音棉11;出气管4的出口安装有过滤网12;内管2外壁垂直设有第二散热片13。
这种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汽车尾气进入进气管3后通过第一散热片5和风扇6的配合作用,散去大量热量,然后通过进气管3和出气管4的通孔流动,最后从出气管4排出,过滤网12过滤掉杂质,保护环境;外管1和内管2之间连接的弹簧起到减震作用,外管1包裹的消音棉11起到消音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理污垢的消声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汽车排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