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312.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韩超楠;孟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32281 | 代理人: | 刘尚轲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垫 肺穿刺 经皮 针管 针座 手柄 本实用新型 夹子 进针 单向活动 手柄内壁 橡胶垫圈 医学领域 针头方向 逆向针 螺纹 内壁 针头 贯穿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包括:针座,所述针座内壁附有橡胶垫圈;安全垫,所述安全垫包括手柄、位于手柄下方的圆盘、和设置在手柄两侧的夹子;针管,所述针管贯穿安全垫与针座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通过在针座与针管之间设置只向针管针头方向单向活动的安全垫,大大的加强了操作者进针的准确性,安全垫手柄内壁的螺纹及两侧的夹子使用,加大了安全垫从针头逆向针座方向活动的阻力,有效降低了操作者进针过深错误,增加了经皮肺穿刺治疗的安全性,为医学领域带来良好的有益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诊治工作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诊断技术,能够对贴近或接近胸膜的肿块、结节影进行穿刺,取得病理结果,直接为肺部病灶提供有价值的病理诊断依据。
随着导向工具和穿刺针的改进,经皮肺穿刺针吸肺活检术已被公认是一项简便、安全、快速、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国内外报道诊断阳性率70%-98%,然而影响活检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工具的选择,准确的定位是穿刺成功的保证;
2.病变的性质:恶性肿瘤病变阳性率较高;
3.针具装置的选择;根据病变的部位、形态来决定。
现有肺穿刺细针最常见的由针鞘、连接装置、针管/针芯三部分组成,操作者进针至病灶处后,退出针芯,将针鞘与针筒连接,靠手部力量抽拉针筒,由手动产生的负压吸取病灶处的细胞组织,这一过程中,靠操作者经验完成,抽吸针筒的力度不可控,初习者往往会无意中造成进针过深,损伤患者正常肺组织,缺乏安全操作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包括:
针座,所述针座内壁附有橡胶垫圈;
安全垫,所述安全垫包括手柄、位于手柄下方的圆盘、和设置在手柄两侧的夹子;夹紧夹子可以使安全垫由针座向针头方向活动,松开夹子,安全垫活动阻力增加,阻止安全垫由针头向针座方向逆向行驶。
针管,所述针管贯穿安全垫与针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内壁为螺纹状,该螺纹可使安全垫由针座向针头方向缓慢活动,加大安全垫逆向活动难度;
优选的,所述圆盘外壁为软质塑料,自然下斜,下斜角度最佳为15°,方便细针以各个角度经皮进针后与皮肤贴合,所述圆盘内壁为亲水硅胶层,便于亲水硅胶具有无毒、耐生物老化、植入人体组织后不易引起异物反应,对人体组织反应极小及较好的性能,亲水硅胶层可以适应机体复杂生理需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皮肤易贴合。
优选的,所述针管外壁刻有刻度线,相邻刻度线间隔距离为5毫米。当然根据需要,该刻度线间隔可以任意距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通过在针座与针管之间设置只向针管针头方向单向活动的安全垫,大大的加强了操作者进针的准确性,安全垫手柄内壁的螺纹及两侧的夹子使用,阻止安全垫从针头逆向针座方向活动,有效降低了操作者进针过深错误,增加了经皮肺穿刺治疗的安全性,为医学领域带来良好的有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中安全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缝合功能的穿刺鞘
- 下一篇:Ommaya囊外接穿刺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