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织带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99078.4 | 申请日: | 201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施议章;施议星;沈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溢泰织造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15/5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织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其具有针线穿线操作方便和效率高的特点。
背景技术
织带机属于针织机械,其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701896.2公开一种新型织带机,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557821.0公开一种新型的送纬装置,其结构方式各式各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初始时候将纱丝穿过过纱瓷孔,或织带过程中纱丝崩断而需将纱丝重新穿过过纱瓷孔时,工作人员需将柔软的纱丝从头部缓慢逐渐穿进细小的过纱瓷孔,类似于针线穿过针眼,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工序繁琐,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麻烦。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其具有断线之后再次穿线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包括织带机主体以及为织带机主体传送纱线的送纱装置,所述送纱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装置、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和过纱架,该过纱架设置在传动装置和纱线张力调节装置之间,该过纱架上开设有若干个过纱孔;
其中,该过纱孔的内壁面分为在织带机工作时与纱线抵顶接触的接触内壁侧和在织带机工作时与纱线不接触的闲置内壁侧,该过纱架上形成有与过纱孔相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与过纱孔的连接处位于过纱孔的闲置内壁侧的靠上部位置。
进一步,所述过纱孔内还设置有耐磨层和弹性层,该弹性层和耐磨层依次位于过纱孔内壁内侧,该弹性层和耐磨层上亦在闲置内侧壁上形成有与开口相连通的连接口。
进一步,该连接口与开口的通道呈倾斜状并且由开口到连接口为由上到下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其利用整个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处于状态固定的,具体是由于传动装置、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和过纱架三者位置是固定的,如此纱线与过纱孔内壁存在一个闲置内壁侧和接触内壁侧,接着通过在过纱孔上形成开口,从而让断线之后便于再次穿线,而且这个开口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会出现漏线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结构变化很小的情形下,即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还具有断线之后再次穿线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织带机中送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支架-1;传动装置-2;纱线张力调节装置-3;
过纱架-4;过纱孔-41;接触内壁侧-42;
闲置内壁侧-43;开口-44;耐磨层-45;
弹性层-46;连接口-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包括织带机主体以及为织带机主体传送纱线的送纱装置,所述送纱装置包括支架1、传动装置2、纱线张力调节装置3和过纱架4,该过纱架4设置在传动装置2和纱线张力调节装置3之间,该过纱架4上开设有若干个过纱孔41。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该过纱孔41的内壁面分为在织带机工作时与纱线抵顶接触的接触内壁侧42和在织带机工作时与纱线不接触的闲置内壁侧43,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曲线S往上是接触内壁侧42,往下是闲置内壁侧43,该过纱架4上形成有与过纱孔41相连通的开口44,该开口44与过纱孔41的连接处位于过纱孔41的闲置内壁侧43的靠上部位置。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织带机,其利用整个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处于状态固定的,具体是由于传动装置2、纱线张力调节装置3和过纱架4三者位置是固定的,如此纱线与过纱孔41内壁存在一个闲置内壁侧43和接触内壁侧42,接着通过在过纱孔41上形成开口44,从而让断线之后便于再次穿线,而且这个开口44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会出现漏线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过纱孔41内还设置有耐磨层45和弹性层46,该弹性层46和耐磨层45依次位于过纱孔41内壁内侧,该弹性层46和耐磨层45上亦在闲置内侧壁上形成有与开口44相连通的连接口47。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案,该连接口47与开口44的通道呈倾斜状并且由开口44到连接口47为由上到下状,如此设置也让闲置时的纱线不容易向外跑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溢泰织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溢泰织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预成圈功能的五功位圆纬机编织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织带机的改进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