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康复训练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742.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娇;郑洁皎;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雪娇;郑洁皎;张杰 |
主分类号: | A47C9/00 | 分类号: | A47C9/00;A47C3/20;A47C7/00;A47C7/40;A47C7/54;A47C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康复训练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康复训练座椅。
背景技术
脑卒中、脑外伤以及脊髓损伤等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常导致患者坐-站转移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负担。目前患者的坐-站转移功能训练常通过普通方凳、普通座椅或一般物理治疗床进行,这些工具缺乏调节高度的功能,并且缺少合适的扶手和椅背给于病程早期的患者一定的辅助支撑,因此无法达到通过调节座椅高度、扶手和椅背而改变训练难度的目的,而现有的市场上的升降座椅,虽然可以调节椅座高度,但是椅座高度的尺寸无法得知,若每次调高都用卷尺测量,又非常不便。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较为直观了解椅座高度的升降座椅,并且可灵活调节扶手和椅背,满足不同功能障碍特征的患者的坐-站转移功能训练需求,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较为直观了解椅座高度的可调式康复训练座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康复训练座椅,包括椅座、椅背、支撑脚以及升降杆,升降杆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固定支撑脚和椅座,所述椅背安装在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的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标识椅座高度的刻度线,所述支撑脚上固定有用于反射的镜片,所述椅座的侧边固定有用于放大的放大镜,所述放大镜位于镜片的正上方。
市场上常规的升降杆包括伸缩杆和固定套管,伸缩杆升降过程中,刻度线也随升降,通过最接近固定套管上端的刻度线标识即为当前椅座的高度,透过镜片将最接近固定套管上端的刻度线标识垂直向上发射,并通过放大镜放大显示,由于所述放大镜位于镜片的正上方,因此只要人是垂直向下看放大镜,无论椅座调节至何种高度,均可以通过放大镜了解当前椅座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调节椅座高度的时候,通过透镜实时得到显示,可以较为直观了解椅座高度的升降座椅,满足不同功能障碍特征的患者的坐-站转移功能训练需求,并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椅背包括靠背和背杆,所述靠背的后端固定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套设在背杆上,背杆的背面开设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滑动套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向前卡入定位槽的定位滑块,所述滑动套上套设有用于将定位滑块顶入定位槽的压簧,所述定位滑块的后端固定有用于向外拉出定位滑块的拉手。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拉手拉出定位滑块,从而使得定位滑块和定位槽脱离,从而可以上下滑动靠背,从而调节靠背的高度,当松开拉手后,定位滑块卡入定位槽,从而实现靠背和背杆的固定,从而完成靠背的高度调整。通过调节合适椅背高度,给于病程早期的患者一定的辅助支撑,通过调节座椅实现改变训练难度的目的。
背杆的一端通过背杆转轴铰接在椅座上,背杆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椅座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一固定销同时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得背杆相对椅座固定,当拔下固定销后,背杆向后翻转,从而使得人体的背面无任何支撑,从而提高训练难度。
所述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连接座、扶手,所述连接座开设有用于前后方向上滑动扶手的滑动孔,所述扶手具有一穿过滑动孔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固定有一段具有第一卡接齿的第一卡接段和一段具有第二卡接齿的第二卡接段,滑动孔具有一段用于卡入第一卡接齿的第一卡槽段和一段用于卡入第二卡接齿的第二卡槽段,滑动杆上套设有驱使滑动杆轴向滑动的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第一卡接段上的第一卡接齿呈圆形分布,第二卡接段上的第二卡接齿呈圆形分布。采用这种结构,当向后抽出扶手后,第一卡接齿脱离第一卡槽段,第二卡接齿脱离第二卡槽段,从而使得扶手可以绕滑动杆的轴向转动,从而调节扶手的角度,从而调节两个扶手上端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宽度的支撑需求,松开扶手后,在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的作用下,第一卡接齿卡入第一卡槽段,第二卡接齿卡入第二卡槽段,从而完成扶手调节。在无需使用扶手时,可以将扶手完全放倒,使得身体两侧的扶手旋转至座椅下方,避免和身体接触。通过调节扶手的宽度,给于病程早期的患者一定的辅助支撑,通过调节座椅实现改变训练难度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采用圆盘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调节椅座高度的时候,通过透镜实时得到显示,可以较为直观了解椅座高度,满足不同功能障碍特征的患者的坐-站转移功能训练需求,并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节合适的扶手宽度和椅背高度,给于病程早期的患者一定的辅助支撑,通过调节座椅实现改变训练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雪娇;郑洁皎;张杰,未经吴雪娇;郑洁皎;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