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7784.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占海华;孟旭;王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强 长丝 小型 实验 牵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纤维材料后加工拉伸用的小型实验设备,主要用于PPS、PES、PEEK等高性能特种长丝及涤纶、丙纶、锦纶等改性高强高模长丝的小型实验研制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获得高强高模的基本要求是:该纤维的分子量要足够大,分子链紧密堆砌,并且严格沿纤维方向完美排列。而这种结构模型只有在二种极端情况下才能实现,即非常刚性的分子和柔性的分子。刚性分子不易折叠,分子会自然充分伸展,加工过程中沿作用力方向择优取向,形成平行链,特别是如果分子间作用力很强,形成液晶单元;非极性的柔性链高分子,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容易伸展并取向。常规长丝主要是通过大分子链达到理想的伸直状态来实现的。
高强高模长丝纤维材料的制得往往是将初生纤维在后道拉伸过程中,经多级拉伸得以实现。但在实验室,尤其是高校,由于受到场地、工程实验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像在企业那样配备多级拉伸的中试设备,为了制得与规模化生产相接近的小试实验产品,本申请研制了能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本实用新型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常规化纤长丝产品的高强高模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其具有操作简便,更经济,易于推广等优点,适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对各类新型纤维的开发研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牵伸装置和右牵伸装置,所述左牵伸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左导丝装置和左绕丝装置,所述右牵伸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右导丝装置和右绕丝装置。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热箱和加热辊,所述热箱的两侧均设有导丝辊,所述加热辊的下方设有导丝辊,所述加热箱的外侧设有手柄。
所述的热箱包括热箱上盖和热箱下盖,所述的热箱上盖两侧设有手柄,所述的热箱上盖和热箱下盖均设有槽,闭合时,所述的槽形成线槽,工作时,长丝从线槽内通过。
所述热箱上盖的槽内设有氮气通入孔,所述氮气通入孔外接通氮装置。
所述的加热辊设有热辊外罩。
所述左牵伸装置和右牵伸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牵伸盘,所述牵伸盘的上方设有导轮,所述的导轮上设有若干个光滑的凹槽,且导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导丝辊和传动辊。
所述左导丝装置和右导丝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导丝头,所述导丝头沿滑槽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通过设定一定长度的初生纤维,在左牵伸装置和右牵伸装置之间进行往复多次拉伸,从而使纤维达到高强高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更经济,易于推广等优点,适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对各类新型纤维的开发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牵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导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加热装置、11为加热辊、12为导丝辊、13为手柄、14为热箱上盖、15为热箱下盖、16为槽、17为氮气通入孔、18为热辊外罩、2为左牵伸装置、21为牵伸盘、22为导轮、23为凹槽、3为右牵伸装置、4为左导丝装置、41为底座、42为滑槽、43为导丝头、5为左绕丝装置、6为右导丝装置、7为右绕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备高强高模长丝用的小型实验牵伸机,包括加热装置1,加热装置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牵伸装置2和右牵伸装置3,左牵伸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左导丝装置4和左导丝装置5,右牵伸装置3的一侧安装有右导丝装置6和右绕丝装置7。
进一步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7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切割纱线及耐切割耐刺面料
- 下一篇: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