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7245.1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廊。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 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 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 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公告号为CN2051343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多通接头,包括若干个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一端为连接口,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的连接头用连接端相互可拆卸的连接从而形成具有至少3个朝向不同方向的连接口的多通接头,所述的连接口与待连接的地下管廊的形状、大小相配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不同形状、大小及方向的地下管廊的快速连接,从而提高地下管廊的施工效率。
这种地下管廊埋在地下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下的潮气和积水会逐渐的从管廊接头和变径管廊之间的连接缝处向管廊内渗入,从而导致管廊内产生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管廊,其能够提高两个管廊接头之间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一和管廊二,所述管廊一的一端周侧沿其径向延伸设置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远离管廊一的一端设置有供管廊二其中一端插入的限位槽,另一侧朝向远离连接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坡面;所述连接体外部套设有与其外轮廓适配的连接套,管廊二插入限位槽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
通过上述方案,将管廊二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槽中进行卡接定位,然后将连接套套在管廊一上并向连接体一端移动,直到与连接体外轮廓向配合,之后用密封组件将连接套朝向管廊二的一端密封住,当地下积水向管廊内渗透时,坡面的设置会使得积水无法向管廊内部渗入,而另一端由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抵触设置在连接体端部的密封函体,所述密封函体远离管廊一的一侧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远离密封函体的一侧设置有紧固件。
通过上述方案,密封函体将连接处封闭,然后压盖将密封函体压紧实,最后紧固件将压盖固定,使压盖始终保持将密封函体压紧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抵触设置在压盖远离密封函体一侧的若干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压盖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连接套周侧插设有若干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插入端抵触在压环远离弹簧的一侧并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被压缩的弹簧的弹力对压盖施加一个恒定的力,使得压盖能够保持着将密封函体压紧的状态,而弹簧通过压环固定,压环通过插入到连接套内的限位柱固定,到达让弹簧保持压缩状态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二插入限位槽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轴肩,并且轴肩到管廊二插入端的距离小于限位槽的深度。
通过上述方案,在将管廊二插入到限位槽中时,由于轴肩到管廊二插入端的距离小于限位槽的深度,从而轴肩会先抵触在限位槽的端面上,起到密封作用,并且轴肩的存在也使得雨积水无法进一步深入到管廊内。
进一步的,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通过上述方案,弹性密封垫用于加强连接套和连接套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并按同心圆分布。
通过上述方案,根据管廊二直径的不同将管廊二插入到不同直径的限位槽中,实现多尺寸的适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管廊二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槽中进行卡接定位,然后将连接套套在管廊一上并向连接体一端移动,直到与连接体外轮廓向配合,之后用密封组件将连接套朝向管廊二的一端密封住,当地下积水向管廊内渗透时,坡面的设置会使得积水无法向管廊内部渗入,而另一端由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
2、密封函体将连接处封闭,然后压盖将密封函体压紧实,最后紧固件将压盖固定,使压盖始终保持将密封函体压紧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廊一;11、连接体;111、限位槽;112、坡面;113、弹性密封垫;2、管廊二;21、轴肩;3、连接套;31、限位柱;4、密封函体;41、压盖;42、压环;4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7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软土路堑加固的支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易维修的多功能防水构件